临床中我们常遇到患者这样的纠结:“不敢扎针”、“我想针灸治疗,但是没有时间”、“我家孩子小害怕针”、“我怕疼,不敢针刺治疗”…...为了让更多人能简便、省时的享受到针刺治疗,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卫生院张家屯分院中医科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掀针疗法。
一、什么是掀针?
揿针,又称为揿针型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揿针是针对需针灸治疗,但畏针、怕针的人群研制而出。具有安全、方便、舒适、无痛,治疗范围广的特点,除可单独用于常见疾病外,亦可作为普通针刺的延伸治疗。针刺后,再使用揿针埋针治疗,起到持续治疗及强化治疗作用。其创新点在于:改良型松叶状针尖,达到无痛效果;创新针体结构,不会造成局部压迫损害,不易脱落;采用特殊胶布,无致敏性,且透气、舒适、防水、美观。
二、掀针法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揿针疗法以其独特的刺激作用,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络调节作用: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沟通于脏腑和体表之间。通过刺激经络,可以激发和调整人体的气血,以达到调整人体内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2.穴位刺激作用:穴位是人体经气的会聚之处,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激发经气,使经气流通舒畅,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此外,刺激穴位还可以影响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人体内部功能的作用。
3.神经调节作用:穴位刺激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导,从而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4.药物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穴位刺激也可以与药物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5.心理调节作用:穴位刺激还可以通过心理调节作用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总之,揿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经络调节、穴位刺激、神经调节、药物作用和心理调节等多种方式,综合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适应症
揿针可适应、应用于中医针灸穴位的各种疾病治疗。
适合人群:慢性病患者、浅表疼痛、畏针及晕针者、不能每天做针灸治疗的上班族、儿童、老年人等。
1.各种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头痛、牙痛等各种疼痛病症。
2.末梢神经炎、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牙神经痛、面神经炎(面瘫)、肋间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神经科病症。
3.咳嗽、胸闷、哮喘等肺系病症。
4.呃逆、腹痛、呕吐、泄泻等脾胃科病症。
5.前列腺炎、尿急尿频、夜尿等泌尿系疾病。
6.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等妇科疾病以及产后宫缩痛等产科病症。
四、功效
1.改善睡眠:揿针通过调节气血,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使人更容易入睡。
2.缓解疲劳:揿针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疲劳,使人精神焕发。
3.增强免疫力:揿针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
4.美容养颜:揿针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质地,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5.调理身体机能:揿针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五、掀针法优点
1.揿针作用于皮下,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是最安全的外治法。因为揿针针体短小,几乎无痛,对疼痛敏感、畏针、晕针及儿童来说易于接受。
2.揿针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疗效可靠,起效迅速,长时间留针,持续刺激,增加对穴位的治疗作用,疗效稳定持久。
3.微孔胶布可适应皮肤的伸缩性,随皮肤的活动而活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方便运动,适应症广且不影响正常生活。揿针在运用过程中不影响运动,随治随走,不耽误时间。
六、掀针法禁忌症
1.红肿、皮损局部及皮肤病患部。
2.紫癜和瘢痕部。
3.体表大血管部。
4.孕妇下腹部、腰骶部。
5.金属过敏者。
七、温馨提示:
埋针处不宜用水浸泡。夏季多汗时,要检查埋针处有无汗浸、皮肤发红等。若埋针发生疼痛可以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若埋针处发红、疼痛,有感染现象立即取针,必要时给予外科包扎处理。
八、预约咨询方式:
联系电话:0532-58651105
地址:铺集镇中心卫生院张家屯分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