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高端化工产业“四链”融合发展,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创新发展,3月22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业精准产才对接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东营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郭学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代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有关负责同志,区内17家高端化工产业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有关活动。
对接会上,郭学峰介绍了东营市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文生态等方面基本情况,他表示,此次活动是东营港厚植人才优势,深化产才融合、政校企才合作的务实之举,标志着产才对接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活动成果必将成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全市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添砖加瓦。
黄磊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聚焦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微通道反应技术、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已在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人才支持政策、人才生态环境,双方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今后在人才交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共建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校地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对接会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部长马峰对开发区、保税区人才政策进行了现场推介;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爱克森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产研中科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做技术需求发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姜桂元、青岛科技大学聚合工程研究院院长宗成中做技术成果推介;区内17家高端化工产业重点企业与各参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进行一对一精准产才对接,3家企业与专家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
对接会上,东营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栋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蓝兴英共同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营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校园引才工作站揭牌,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生就业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成人才与产业双向匹配、共同成长。
下一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围绕“促进共享”“实现共赢”“激发共鸣”三个主基调,深挖企业创新、科技创新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进一步优化校地企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涵,切实推动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与科技、人才优势的全面对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东营港创新创业,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东营港落地转化,更好实现校地企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赢发展,在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中,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区的发展道路,打造高端石化特色人才集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