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胶州市振华小学以师生共说普通话、共写规范字、共传文化经典为目标,通过“经典诵读+书法传承+课本剧演绎”三线联动,构建“课堂渗透、活动引领、家校协同”的语言文字工作模式,形成规范化、特色化、社会化的育人新生态。
一、制度保障,规范先行
一是管理精细化。成立语言文字专项领导小组,制定《语言文字考核细则》,将普通话使用与教师评优挂钩,实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准”。二是环境零差错。校牌、宣传栏、黑板报、校园文化用字规范率达100%,同时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学校语言文字活动,营造积极的语言文字氛围。
二、活动纷呈,特色出圈(一)教师篇:以身示范,树标杆学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的学习融入教师的日常培训体系,以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开展读书沙龙、书法比赛、师德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三笔一画”训练长效机制,实施了“月度主题结合周任务”的渐进式培养计划,并定期举办教师作品展,以此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二)学生篇:浸润经典,育素养
诵经典·传文化
春节、清明、端午、国庆、中秋……“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吸引全校3000多人次参与!孩子们通过诵、吟、唱等不同形式,以声传情,以文载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依托学校校本特色课程《乐乐读经典》,开展“阅读素养大赛”,以振华特有的方式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写规范·承墨香
学校将规范汉字书写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浸润、课程渗透和活动推进构建育人体系。建立“双姿”评价机制,实施每日20分钟午练、书法社团分层培养,定期举办硬笔书法比赛及考级活动,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书写生态。教师示范引领结合学科联动,既培育学生“双姿”习惯和书写技能,又传承传统文化,营造出“墨香校园”的浓厚氛围。
演课本·悟经典
创新力迸发! 25个班级自编自演《一块奶酪》《西门豹治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本剧,用戏剧点燃语文课堂。通过“文本改编-角色设计-舞台呈现”全流程实践,实现从阅读理解到创意表达的深度转化。活动特别邀请家长参与剧本研讨、服装制作及舞台演出,构建“师生共创、家校共育”的教育生态。(三)家校社篇:协同共育,辐射社会
学校以推普周为契机,家校社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将主题班会作为推普周启动仪式,增强学生推普意识。充分发挥校园宣传平台阵地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手抄报等载体,在校园范围内形成浓厚的推普知识宣传氛围。开展“推普好家庭”“推普微讲堂”活动,让学生和亲友父母一起说普通话,讲文明用语,做文明人。通过“小小推普员”活动,向社会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倡导全员都讲普通话,文明你我他。开展“啄木鸟行动”,让学生走向社区,查找社区(村庄)内的宣传栏、广告牌、路牌等文字错误、格式不规范问题。
三、未来展望·再启新程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品牌,优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创新活动形式,将课本剧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创作更具感染力的剧本。深化社区合作,期待更多家庭、社区与我们携手,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共育文化自信!(通讯员:宋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