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就享乐业家”为民服务站、社区“幸福微工厂”,帮助想就业的居民实现灵活就业;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免费为辖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只见一个个不断探索出的“社区微业”新思路,让居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铁饭碗”,品尝到幸福生活“新甜头”。
就业“微阵地”,让找工作更方便
“找工作不用到处投简历了,家门口就可以实现‘专人帮扶’,真是太方便了。在金水社区“就享乐业家”为民服务站,居民袁如芳对精准高效的社区就业服务赞不绝口。
此前,袁如芳一直在家带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她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于是,她就把需求投递在社区“就享乐业家”为民服务站的“幸福邮筒”中。
社区就业服务专员在了解了袁如芳的基本情况后,很快便为她匹配了一份适合她的工作,不仅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还离家近。现在袁如芳已成功入职,实现了挣钱和照顾孩子“两不误”。
为更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近年来,东城街道聚焦居民“家门口”就业需求,依托金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安‘营’乐业”就业服务站,通过实施“家门口”的“微创业”、多元商圈的“微乐业”,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实现就业增收。
社区“微工厂”,实现“家门口”上岗
走进金水社区的幸福食堂后厨内,只见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有序进行备餐工作,砧板上切配整齐的时蔬与蒸煮区蒸腾的热气交织成春日里的温暖图景。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忙碌身影中既有社区常住居民,也有社区退休职工。
“我就是金水社区的居民,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在这里上班,不仅有了一份收入,还能兼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幸福食堂工作人员张七妮说道。
金水社区通过打造“小巷茶馆”、幸福食堂等社区就业乐业“幸福微工厂”,充分开发就业岗位,为像张七妮这样灵活就业的居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据统计,2024年至今,东城街道联合辖区优势资源共建单位、学校、商铺、公益组织等,加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服务供给支撑力度,帮助许多就业困难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培训“微技能”,让就业路更宽
“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学习技艺的平台。现在,经常有人找我定制各种钩编玩偶,我也能在空闲时赚取一些零用钱。前几天,我还接到了外贸订单呢。”近日,在金水社区“孟氏钩编”非遗工坊,居民孙小红边钩织围巾边说道。
为提高社区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技艺,增加居民收入,金水社区依托“孟氏钩编”非遗工坊打造共富工坊,不仅教授社区待业居民钩编技艺,还将钩编作品通过“早安金水”直播间进行线上售卖,帮助辖区居民提升技能、增加收入。
近年来,东城街道以城乡低技能、低收入、高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两低两高”群体为重点,深入摸排就业困难人员底数,联合辖区重点用工企业、第三方优质培训机构,免费向辖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电商直播、收纳师、育婴师等特色技能培训,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技能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拓宽居民就业增收路径,已成为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如今,东城街道通过不断创新举措,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促使辖区居民们的就业增收路径越来越广,渠道越来越多,“家门口”日渐畅通的“就业路”让更多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