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矿区物业服务中心收到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中心员工王建提出表扬,称赞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展现了胜利石油人的卓越风采和专业精神,感谢他为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
王建是永安矿区物业服务部项目三部配套设施管养岗员工,去年6月,他主动报名参加中石化甘肃东乡定点帮扶项目,跨越1800余公里,来到藜麦产业示范园担任电工,负责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电气设备的管养工作。
抵达公司的第二天,他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每日进行电路巡检,当地海拔高度1750米,极易导致高原反应,他只能缓步慢行,边走边做笔记,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掌握了厂区电路布线和电气设备情况。在巡检过程中,他还发现了十余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确保了用电安全。
中秋前夕,公司开足马力赶订单,设备24小时不停运作,一场大暴雨导致厂区突然停电,车间停工。凌晨时分,王建接到公司电话,要求与供电单位联系,尽快恢复供电。漆黑的雨夜,他打着手电赶往生产车间,一边跟供电部门电话沟通,了解抢修进度,一边检查车间内的线路,关闭部分开关,确保恢复供电时机器不受损、人员不触电。早上7点左右,供电恢复,他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合闸、送电,熟悉的机器轰鸣声响起,一直守在现场的他眼中布满了血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10月中下旬,公司要求对供水管线进行冬防保温,以保障冬季正常生产。供水管线铺设在车间房顶的夹层里,那里各种支架、管线密布,供水管线夹杂其中且分支较多,需要先在水管外缠上伴热带,通电调试合格后,再缠上保温棉。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处处细致、认真,怎么缠绕能节约材料还足够保暖、怎么铺设电路方便后期检修,这些王建都提前做足了功课。夹层里没有光源且地面材质偏软,他带着两个工人戴着头灯,踩在钢结构的支架上弯腰干活,就这样忙活了整整一个月,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由于生产车间未通暖气,冬季临时采用电暖气片取暖,王建综合考量车间内取暖设备、大功率封塑机的用电情况,合理铺设电缆,保障冬季安全用电。温暖的车间,24小时的供水,为公司首次冬季生产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公司的唯一电工,王建还负责管理用电情况,他查阅往期数据,发现公司用电量大,电费较高。他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积极跟公司沟通,向供电单位申请了容改需,每月预估用电量,用电成本大幅降低,此外,他还向生产车间提出节约用电的合理化建议,每度电的费用从平均2-3元降低到0.6-0.7元,电费支出节省了近三分之二,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从盛夏到初春,王建已经在东乡工作了8个多月,克服了高原反应、饮食不习惯等困难,他以及同去帮扶的四名胜利员工已经和当地人融在了一起。作为中国石化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公司每年接待参观、调研上百次,除了电工工作,王建还和同事们一起打扫卫生、清理草坪、擦拭展厅,做相关准备工作。周末工人休息,遇到仓库装卸货物,他们就主动上前帮忙。他们还跟随志愿队伍,为当地学校送去胜利油田捐赠的爱心物资,为东乡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困难群众募捐。
近日,公司开始了全员收粮工作,王建和他的伙伴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从早上8点到凌晨,接待村民,称重、搬运、整理数据,每一天过得热闹又充实......“尽我所能,力我所及,踏实干好每件事,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王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平凡不凡矿服人
无论身在何方
他们始终在岗位上坚守和奉献
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