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积极推动盐碱地治理实践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开辟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让昔日的“贫瘠地”蝶变成了“丰产田”。
连日来,位于汀罗镇渤海农场二分场的5000亩盐碱地产能综合提升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土地平整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齐上阵,挖的挖,平的平,一块块大小不等,坑洼不平的盐碱地也在各种机械的“魔术手”中摇身变为利于耕种的高标准农田。
地下水含盐量大、PH值高是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为了使盐碱地变成丰产田,汇邦渤海农业遵循“盐随水升,盐随水降”的水盐运动规律,把带有小孔的排碱暗管埋于地表以下0.8至1.5米处,结合灌溉淋洗将盐分排走,以逐步降低土壤含盐量。同时,项目还配套完善灌溉输水设施设备,增加桥、涵等建筑物,建设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为盐碱地种、管、收做足准备。
利津县有盐碱地4万多亩,土壤高盐、高碱、有机质含量低。有的地方堪称是“不毛之地”。以前,农民开荒盐碱地,主要利用“高抬田、深挖沟”排碱模式改良土壤,致使农田沟壑纵横、土地细碎化严重。在近年来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利津县实施的盐碱地产能综合提升项目极大改变了上述现状,让昔日“贫瘠地”蜕变成了“丰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