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周能往日本发六七个集装箱,今年前2个月,向日本出口的青葱总价达200万元。”3月5日,安丘市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卫东说,这些青葱到达日本大阪后,由其设在日本的工厂加工成葱花,每天供应到大阪、东京等地1100多家餐饮店。
今年63岁的吴卫东,是当地最早从事农产品加工出口业务的一批人,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不但成立了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第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还发出了属于潍坊人的第一个保鲜蔬菜出口集装箱。
1993年,吴卫东第一次接触到大姜出口业务,并向日本发出了第一个装有15吨大姜的集装箱。
“当时,工人们就在水龙头下清洗大姜,条件非常差。我就边干边摸索,设计制造出了首台简易洗姜机,显著提升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后经改进,发明了第二代大姜清洗机并获得专利证书。”吴卫东说。随后,大姜产业在安丘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壮大,至今仍是当地支柱产业。
1996年春,吴卫东将日本的大葱品种引入中国,当时6个大葱品种的种子,目前已在国内种植了上百万亩。2004年,他又引进日本青葱,在石家庄村种植成功并顺利打入日本市场。
在吴卫东看来,自己企业的发展,也是安丘市农产品出口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年底,安丘食用农产品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类达2000余种;大姜、大葱、圆葱出口量占全国的80%,有出口实绩的农产品企业达180家。
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吴卫东先后为石家庄村垫资100万元设计建造红芽姜冬季栽培新型智能大棚,为当地红芽姜两季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冬季错峰上市,吸引了南方客商,而且比普通大姜更容易卖出高价,每亩纯收入达10万元。”种植户吴宝刚告诉记者。
如今,包括石家庄村在内的7个村,正在合力打造“汶水红·凌河韵”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安丘市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也参与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中,负责投资打造汶水红品牌运营中心。“项目配套大姜深加工区、电商营销区等6个功能区,建成后可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的营销服务,带动增收6000万元。”吴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