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芦笋产业“新赛道”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潍坊安丘大盛镇安丘益农蔬菜育苗家庭农场,塑料大棚内的一个个小弓棚拉起长长的“琴弦”,穴盘里一棵棵芦笋种子正在苏醒、发芽,积蓄破土而出的能量……
大棚内小弓棚穴盘育苗。
安丘大盛镇深耕芦笋“新赛道”,创新实施“头雁领航+园区示范”发展模式,将“芦笋+金蝉”产业作为攻坚突破的关键着力点,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强化服务支撑,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全镇芦笋产业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点燃发展“新引擎”。
安丘益农蔬菜育苗家庭农场育苗大棚
安丘益农蔬菜育苗家庭农场作为全镇首家芦笋产业家庭农场,总投资150万元、占地30亩,目前已建成春暖式育苗棚6个、育苗100万株。农场规划建设春暖式育苗棚8个,育苗穴盘生产车间一个,采用机械化穴盘育苗,可年产优质芦笋种苗460余万株,满足2700余亩土地的栽种需求。
“芦笋产业作为我镇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前景广阔、效益可观,目前已建成3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5家、芦笋种植面积200亩、育苗待种700亩,通过‘政府扶持+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共富机制,可实现集体每亩保底收益500元,农户露天种植每亩纯收益2万元、设施种植5万元。今年,我们的芦笋农场预计能够突破20家,芦笋种植面积将超过2000亩。”大盛镇党委书记臧亮介绍道。
大棚里芦笋长势喜人。
今年以来,大盛镇实施“头雁领航+园区示范”发展模式,对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大户,镇政府按2000元/亩的标准配置生产资料,村集体统筹土地流转并实施公开竞标,可获得“400元保底分红+100元流转”的复合收益;同时,谋划打造绿境农业、邦吉农业等4个标杆性示范园区,每个园区占地300亩以上,推行“设施大棚+露天种植”多元化种植模式,确保全年稳定供应。
在注重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大盛镇强化实施品牌建设和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双码”赋能、商标注册、标准认证;聘请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原主任、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继庆担任技术顾问,组建成立“芦笋+金蝉”特色产业专家团队和实体化技术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大盛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外出考察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23场,为芦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政府的扶持、专家指导,加上一站式服务,种植芦笋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障。今后,我们发展芦笋产业的劲头更足了。”芦笋种植户韩国昌信心满满。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5919印度证实印巴已同意停火
- 23483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
- 33256“青岛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 法院
- 42903快讯!印巴停火
- 51789巴基斯坦士兵昼夜不停密集炮轰印度
- 61620网络主播准备直播新型战机试飞被抓
- 71446巴基斯坦全面恢复领空开放
- 81402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