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至14日,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召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锋以《做实“身边事” 构建“生态圈” 打造黄河口生态养老目的地》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东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机遇,全面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强势推进,大力发展老龄和养老事业,稳稳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一、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绘制颐养东营“路线图”。养老工作列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攻坚任务和民生实事项目。成立工作专班,高位推进养老工作。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30项措施,细化98项任务清单,配套出台15项政策文件。我市入选全省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列入全省“揭榜挂帅”项目,1个区入选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地区。获评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和全省养老服务创新案例4项、助餐案例2项。
二、统筹联动、协同聚力,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市县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扩大到18个,制定任务清单,开展100项系列活动。申报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观察点23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9家。高龄津贴保障范围扩大到70周岁,保障标准全省首位。成立578支老年人银龄行动志愿者服务队伍,实施“银龄志愿者”计划,以“小老人”帮助“老老人”。推动每个县区建设1处银发经济产业园。举办金秋银龄消费节。
三、分级分类、普惠可及,打造生态养老“目的地”。每个县区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普惠性养老机构达55家、占比90%,培育德康宁、萱花开等高端养老机构,加快形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8家,每个县区打造1处适老化改造场景,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100余张,推动“三方融合、五床联动”发展。举办中日(东营)养老服务合作交流会。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服务老年人2.57万名。实施慈善助老项目67个,惠及老年人20.58万人次。
四、深化改革、塑强要素,构筑幸福享老“生态圈”。改建养老服务设施41处,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增为老场所142处。出台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细化19类补助项目。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定点养老机构达11家。设置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护理员等级评定,设立养老护理员公益岗306名。培训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3000余人次。推出普惠养老信贷产品8种、金融产品92种,提供贷款2615.5万元。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引进华为集团“全屋智能”系统,打造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获评省级智慧养老院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