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确定12个数字中医药试点项目(地区),我市“信息化引领支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项目成功入选。
近年来,东营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依托,建设应用市域共享中药房、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中医药业务监管系统等信息化应用场景,推进实现中医药工作“一网覆盖、一网监管”,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居民就医用药体验感。2024年4月,东营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上作“信息化推进全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信息化引领支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获得2024年山东省“数据要素×医疗健康”大赛决赛三等奖。“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区域中医信息化实践”项目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智能社会治理应用场景。
建成市级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信息互联互通。东营市将“互联网+卫生健康”工作作为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变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围绕“强基础、高协同、重应用”,高标准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接入信息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水平逐步提升,为“互联网+中医药”发展培育了优良土壤。
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居民就医便利性。积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东营市中医院通过电子病历5级评审和信息化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成为全省首家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5级的中医医院,二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或3级,全部接入“健康东营服务号”,实现了分时段预约挂号、缴费、检查检验报告单查询、住院预交金查询、住院每日费用清单查询、住院费用查询、床位查询等全流程线上服务。
建设市域共享中药房,提升中药药事管理服务水平。依托东营市中医院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成投用东、西、南、北、中5处市域共享中药房,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连通市域内所有镇(街)村(居)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开方、医保支付、共享中药房提供中药调剂、中民健康药煎煮、免费送药上门等中药饮片同质化供给服务市域全覆盖。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市域共享中药房建设管理应用的通知》,制订颁布《市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指南》东营市地方标准等,进一步规范共享中药房建设与运行,提升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药处方一件事”项目,在“爱山东”客户端、“健康东营服务号”上线中药查询服务端,居民可自行查询中药处方处置过程和物流配送状态,丰富了“放心用中药、方便用中药”内涵,提升了居民就医满意度。
引进使用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缺乏名师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不足、中医药诊疗能力亟待提升问题,全域安装使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指导西学中人员、年轻中医医师以及基层医务人员规范问诊、智能辨证、智能开方、智能审方,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截至2024年底,各医疗机构累计使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具处方1.5万余张。“中医智慧辅助诊疗系统助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被确定为2023年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提升行动重点打造场景。
推进中医药诊疗业务信息化监管,实现精准管理。东营市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统一标准、整合共享”的原则,建设并上线使用市域中医药业务监管平台和分析型“驾驶舱”,实现对市、县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指标,省、市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基层精品中医馆运行以及共享中药房运行应用等数据在线查询,为卫生健康部门在政策决策、服务监管以及绩效考评方面提供支撑,提升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行政管理服务效能。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为契机,高质量编制实施《数字中医药试点建设方案》,持续加大对中医药数字化投入与建设力度,积极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打造数字中医药发展标杆,不断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