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哈尔滨亚冬会落下帷幕,运动健儿们拼搏奋进的身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冰雪运动的激情与魅力。记者采访发现,赛事成功举办的背后,有这些“山东造”的助力。
作为赛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索道担负着运送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往返的重任。“本届赛事总共使用了6条索道,其中有4条是我们建的。”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建集团”)总经理助理李运生说。
泰建集团与冰雪小镇亚布力的渊源要追溯到1994年。当年,泰建集团在这里建设的索道成为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专用索道。随后泰建集团又多次承揽亚布力滑雪中心的索道项目建设,此次亚冬会使用的1—4号索道,就是他们此前建设的。“我就参与过2号索道和3号索道建设。”李运生说,“此次与自己亲自参与建设的索道并肩作战,感觉无比光荣。”
李运生团队在索道安装运维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的部位,光听声音,我们就能初步判断索道是否出现故障。”
哈尔滨亚冬会会场外,身着洁白礼仪靴、礼仪手套的志愿者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礼仪靴和手套产自威海的金猴集团,除了端庄大气,还不乏高科技元素。
“我们对鞋子的舒适性、保暖性进行了新一轮升级,内衬部分增加了一层军用级热熔丝。”金猴集团设计人员介绍,考虑到亚冬会现场地面的冰雪情况,靴底材料进行了专业防滑处理。礼仪靴的脚腕处还特别采用柔软的海绵材质,可缓解足部压力。
定制重大赛事活动的礼仪用鞋,讲究“鞋不差丝”。面对无法到现场采集礼仪志愿者脚部特征的问题,金猴集团采用云端数据采集技术,让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指导,完成脚型数据采集和回传,然后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匹配对比分析,算出适合每一位礼仪志愿者的最优数据。后期,通过手工调板将礼仪志愿者穿上靴子的高度全部控制为统一高度,在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不断与服装生产厂家协调进行整体数据控制,做到礼服长度与靴筒高度“严丝合缝”,确保礼仪志愿者出场时着装效果整齐划一。
为了按期交付,金猴集团再次亮出“黑科技”,启用新布设的数字化智能制鞋工厂,以远高于传统人力生产的效率和标准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全部产品的生产和交付。
作为本届亚冬会主场馆,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里安排了近万把座椅,而这些座椅都来自山东领先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这些座椅都是我们企业研发生产安装的。”公司董事长周云翔介绍,拿到订单后,公司组织团队多次到现场勘察,分析产品要求和性能指数。在原有产品性能基础上,对产品用材、安全要求和安装工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确保产品适应场地,让观众坐着舒服、稳当、安全。
生产车间内,记者见到了这款专为亚冬会设计的看台座椅。谈及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公司设计部负责人介绍,此次为亚冬会研发的是一款硬汉系列圆背气铺座椅,增加了座椅宽度,能满足身材高大人群需求。为应对冰雪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产品整体采用蓝色外观,同时座椅配有软绵设计,起到保温效果。另外,还提升了产品材料环保等级。安装方面,因看台下方设有各类功能房间,对承重有较高要求。为此,企业采用预制结构,反向安装螺丝,隐藏式的扭簧阻尼翻折,既防止观众衣服被夹住,又大幅提升了承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