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河河口段进入凌汛期以来,河口区严格落实防凌责任,密切关注气温凌情变化,加强运行观测,做好信息上报,确保黄河防凌河口段安全度汛。
近日,记者来到黄河河口段看到,河面飘着大面积的冰凌,一眼望去最大的冰凌大约有十几平方米。2024-2025年度凌汛期,河口河段共出现3次流凌过程,2月8日,黄河河口段出现本年度最大一次流凌,最大流凌位置出现在河口清八浮桥,流凌密度40%,冰厚1-3厘米,最大冰块面积50平方米。
流凌是指河流在封冻前,冰块儿和河水一起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当河水开始结冰并形成冰块儿时,这些冰块儿会随水流动。流凌在阻塞时会导致水位升高,形成凌灾。
“针对此次流凌过程,按照河口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凌措施,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凌责任制,确保任务到人,及时完善了我们的防凌预案。提高了应急处置的能力,同时呢,对于我们的防汛队伍、防汛料物等全面落实,做好防汛的基础工作。”河口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孙照波说。
河口黄河河务局高度重视本次流凌过程,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管辖河段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观测,尤其对易形成冰塞、冰坝的窄河段及新修工程、易出险工程加密巡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同时,持续深入开展防凌风险隐患排查,纳入台账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凌毁工程的修复,对黄河凌情实时传达通报。截至目前,河口区观测河段已无流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