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领导孙永壮
在《中国石化》杂志(2025.02)
发表署名文章
《强化改革赋能激发老油田
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聚焦油气全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丰富完善传统油气、新能源、绿色低碳“三大产业”体系,大力加强投资、财务、生产“三大计划”融合,深化推进专业化单位与开发单位目标同向合作共赢,实现油藏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和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用好用足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扎实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切实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激发老油田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书写再立新功、再创佳绩的胜利答卷。
聚焦核心职责强功能,以“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助力更稳更好端牢能源饭碗
胜利油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强化“大能源”意识,统筹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统筹供能、用能、储能各环节,统筹能量转化和高效利用全链条,统筹传统油气、新能源、绿色低碳“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多能互补、洁净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努力提供“量足质优”“物美价廉”的高质量能源保障。
巩固油气主业强链。聚焦解决油气核心需求、破解“资源接续”难题,强化价值勘探、效益勘探,坚持开门搞勘探、拥抱一体化,着力完善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机制,构建高质量勘探评价体系和效益开发、油藏经营态势评价体系,引领勘探提速提效,勘探损益持续降低。构建“大生产、大运行”机制,推广“少井高产”“四提一降”模式,打造海上“千方液、百吨井”新示范,统筹推进增量增效、存量创效、非常规提效。大力推动产供储销体系变革,新东营原油库实现分质、分储、分输、分销,加快“油转化”“油转特”,建成中国石化最大的低硫重质船燃生产基地。2024年,新增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三个1亿吨”以上,生产原油2359.16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原油稳产7年后首次迎来较大增长,为端牢能源饭碗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新能源产业补链。保障能源安全,既要发挥传统能源的基础保障作用,也要重视新能源的战略接续作用。胜利油田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地热、余热等新能源产业,建成国内首个油气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平衡互济、源荷高效匹配、新能源友好消纳,提升了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2024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460兆瓦,年发绿电能力5.5亿千瓦时,油气生产用电“含绿量”突破23%,多元互补、洁净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延链。牢牢把握绿色低碳转型大方向,以创建国家级油气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减碳与碳利用并重、驱油与脱碳固碳双向发力,全力打造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链条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形成系统完备的CCUS产业体系,建成了我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投产了国内首条百万吨、百公里高压常温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并保持连续安全平稳运营,为大规模开展CCUS推广建设、促进二氧化碳深层次利用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范。截至2024年底,累计安全注入二氧化碳174万吨,累产原油37万吨,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实现油气开发与绿色低碳融合创新发展。
聚焦价值创造增能力,以“三大计划”
融合优化推动经营创效水平持续提升
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胜利油田坚持以“原油产量和利润目标双增长,投资规模和盈亏平衡点双降低”为目标,深化投资、财务、生产“三大计划”融合运行、一体优化,引导各类资源向价值创造聚焦,实现从开发好油藏向管理好、经营好油藏的拓展升级。
突出价值化引领。以“三大计划”高质量配置目标为方向,构建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的高质量指标体系,从储量高效发现、产能经济建设和产量效益开发三个油藏经营管理环节,构建涵盖油田三大板块的经济、技术、效益高质量指标体系共111项核心指标,推动增储、增产、降本、增效。从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入手,构建“三大计划”融合提升机制,基层单位自下而上主动优化上报,油田层面自上而下统筹优化安排,推行“季度批复下达,月度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确保“三大计划”运行通畅和全年经营目标任务高效完成。
突出一体化运行。牢固树立项目成本、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三位一体管控”理念,投资与成本一体化统筹,落实全口径、全过程、全要素和全链条的投资和成本预算管理,年度全口径下达,油田层面不再预留费用,不再设专项费用,运行更加顺畅;工作量与价值量一体化管理,以多产“效益油”为导向,统筹产量、工作量、投入配比优化,原油配产设置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两条产量线,引导各开发单位自行选择产量目标,自行优化“新老措”结构,推动开发业务优化支撑盈亏平衡点降低。
突出效益化考核。坚持以考核抓引领、强推动、促落实,统筹年度工作部署,兼顾当期目标与长远发展,对标近5年来最好水平,分别确定油田及各级运行主体年度高质量目标,有力支撑战略规划落实落地。做实“三大计划”账面考核,建立百万吨产能投资、新增SEC储量、盈亏平衡点等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将直属单位“三大计划”执行情况纳入油田质量公报通报排名,并对运行异常指标在油田工作例会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经营绩效考核,确保实现“花钱有标准、投入必高效”。
聚焦合作共赢激活力,以“三大平台”
运营提效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
胜利油田坚决落实党组部署和推动上游板块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聚焦集团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深化拓展合作开发、目标同向、市场运营“三大平台”,以市场化运营为纽带,强化一体化运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板块间、区域内、单位间合作共赢。
构建合作开发平台,促进难动用储量高效动用。
面对优质储量资源、效益建产阵地接替不足的挑战,胜利油田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主动破局、加强合作,成立油田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16个难动用储量产能建设项目组,创新开展难动用储量“目标同向、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一体化合作开发。截至目前,双方累计合作177个区块,盘活难动用储量1.7亿吨,建成产能220.2万吨。
构建目标同向平台,聚力做大油藏经营蛋糕。
围绕提升油藏经营价值,牢固树立“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理念,全方位拓展专业化单位与开发单位目标同向、利益共享机制,推广实施“区块整体承包+多维度合作”的“1+N”合作模式,稳步推进作业、注汽、维修、监测单位与开发单位目标同向,提升油藏经营全生命周期质量效益。
构建市场运营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
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利益共享、风险防范三个共同体,完善市场运行管理平台,提高承包商准入门槛。围绕构建更加广泛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优化盘活用工存量,完善价格结算、竞争比选、争议仲裁机制,配套优质优价、优速优价、高端特价激励政策,推动形成互促共进、利益共享、规范有序的市场化格局。2024年,油田内部盘活用工5900余人,外部市场创收24.1亿元,中高端市场占比提升至62.8%,呈现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