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廿二)
地点:柳埠街道
腊月廿二,从济南市区内出发,沿省道103旅游公路一路南行,冬日暖阳浸染着南部山区广袤的山野,暖意融融。
跟随可抵达柳埠大集的67路公交车,记者来到柳埠街道。街头巷尾,刘家峪锣鼓队声此起彼伏,这是对新年最热烈的欢呼,也是对团圆和幸福的渴望。
走进乡村“寻年味”,多彩活动迎新春
赶了大集,才叫过年。记者来到柳埠大集,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尽管天气寒冷,但村民们购置年货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大集上,各类年货琳琅满目,有灯笼、年画等节日装饰品,还有茶具、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以及茶汤、豆腐等南山特产。孩子们和老人一起“逛街”,买两幅对联、几卷年画、几只灯笼,红红火火的年味就这样一点点具象化……
新年的“仪式感”,自然是少不了写福字、贴春联。当日,街道在大集现场组织开展了新春送“福”赶大集精神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山东吉广书画院的书法家们饱蘸浓墨,笔走龙蛇,一个个苍劲有力、饱含吉祥寓意的“福”字跃然纸上。周围的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现场墨香四溢、红纸翻飞。
“手写的‘福’字才有过年的味道,那股墨香里藏着的年味,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刚从外地返乡归来的张先生手中紧紧攥着领到的“福”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过年期间,街道还组织了其他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柳埠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娜提到,春节期间,街道在“星星书屋”举办新年读书会、“寻年·剪春”等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春节文化氛围。同时,街道还将举办2025年村晚·暖村活动,将节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据吴娜介绍,大年初一到十五,九顶塔景区还将举办南山民俗大庙会,独有的古迹资源、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让这里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据悉,去年春节期间,庙会高峰期每天人流量可达1万余人,整个庙会期间游客超10万人。
乡村的烟火气,在一个个热闹的新年活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春节采摘“不断档”,大棚里种出“甜蜜事业”
“快尝尝我们大棚种植的草莓!”柳埠街道突泉管区书记王大鹏手捧一把“甜宝”草莓,果肉饱满、色泽亮丽,咬上一口,味道甜美、香气浓郁。
近年来,柳埠街道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步迈进,在西坡村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建设35个高标准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草莓、番茄,打造了集繁育、种植、采摘、推广等于一体的100余亩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现已成为南部山区最大的设施农业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致富之路”。
春节前后,是草莓采摘的“黄金期”。记者走进基地草莓大棚,草莓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空气中散发出浓郁果香。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绿色的植株郁郁葱葱,绿叶间开满白色花蕊,鲜红的草莓点缀其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晶莹剔透。柳埠街道突泉管区书记王大鹏解释道,这时候的草莓正处于盛产期,色泽最为鲜艳、口感最为甘甜。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首次推出了百元畅吃采摘活动,不限时、不限量。”据王大鹏介绍,本次采摘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正月结束。
红彤彤的草莓和番茄,不仅装满了篮子,也装满了村民们的“钱袋子”。如今,每天有50余名村民在基地内务工,用工高峰时,可解决1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沃小番’番茄,还将种植蓝莓,保证大棚全年都可采摘,让老百姓的日子像番茄、草莓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王大鹏说。
振兴路上“话新年”,农文旅融合“出新彩”
近年来,柳埠街道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立足坚持科技兴农、绿色发展,丰富本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进一步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柳埠街道旅游办主任于康丽表示,目前,柳埠街道已经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文化旅游正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特色农业、民宿产业等深度融合。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住民宿、赏美景,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的农产品,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春节期间,柳埠街道还推出了精品假期旅游线路。“第一站可来到柳埠西坡大棚,体验草莓采摘活动;第二站可来柳埠街道六大景区,体验春节期间的年俗活动;第三站,街道还推出了南山豆腐、南山炖鸡等农家乐菜品。”于康丽提到。
“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像我们柳埠街道老百姓的心一样暖意融融。”阳光洒向村民李女士的脸庞,脸上是发至内心的幸福。如今,柳埠街道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