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广饶,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高质量发展气息。一年来,广饶县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日益鲜明,擦亮县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
向绿而行 擦亮发展新底色
华泰集团是一家以造纸、化工为主导的中国500强企业,连续多年名列中国造纸企业前三。在雄厚的产业实力基础上,华泰集团也发展出领先行业的科研实力,建成行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获首届省长质量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然而,造纸与化工是污染性较高的传统制造业。在实施“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的时代,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要求。
对此,华泰集团实施了年产18万吨轻质胶版纸生产线节水节能项目,依托智能管控平台和工业4.0技术,通过与全球造纸设备巨头德国福伊特、芬兰维美德等公司合作,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流浆箱、膜转移施胶机等设备,建成国内单机最大的非涂布文化纸机,实现传统造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水72万立方米、节能9942吨标煤,华泰集团也具备了全球最大的高端文化纸单机生产能力,有效减少我国对进口轻质胶版纸的依赖。”华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立军介绍道,该项目让企业获得了环保与经济双重效益,入选“2024年山东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大典型案例”。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广饶县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绿色化转型,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聚焦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高质量建设绿色工厂为切入点,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应用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快节能降耗步伐。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有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力提速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广饶县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以上能效“领跑者”2家、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企业2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1家、绿色园区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1个项目入选全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大典型案例。
向智转型 锚定未来促创新
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全钢子午胎生产车间,地面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成型等工作;空中,刚下线的轮胎在自动输送带上“行走”,实现了自动传输、自动判定及自动分拣。
“华盛橡胶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全自动三角胶热贴机、成型机、氮气硫化改造、均匀性动平衡一体机与龙门分拣,与MES系统融合一体,形成了轮胎全生命周期智能制造,推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向智能化迈进。通过这些智能化的改造,使公司生产效率提高20%,能耗降低8%。”公司设备保全部部长孙玉山介绍。
在智能化设备的背后,有一个“智能大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生产工序的进度及产量、质量情况和设备运行等数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更直观和快速地了解生产状态,及时进行决策调整,从而达到高效、精准生产。
为提高轮胎生产效率及品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筹划实施了总投资2.9亿元的3个智能化技改项目,密炼、半制品、成型、硫化、分拣、质检全生产过程选用了自动化生产线,配合公司MES生产执行系统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管理”新模式,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智能工厂、东营市数字化车间等称号。
华盛橡胶的变化不是个例,在广饶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向“数”出发,凭“智”转身,正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广饶县大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提级赋能,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骨干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产业大脑+晨星工厂”融合模式,围绕场景、车间、工厂等环节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着力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广饶县新培育国家级5G工厂试点1个,是全市首个、全市唯一。新增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1个、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5家、DCMM贯标试点企业2家、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1家;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24个,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内网改造标杆企业1家、上云标杆企业1家。“造纸(新闻纸)产业大脑”和“橡胶轮胎(成品)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为全市唯一入选县区,其中,“造纸(新闻纸)产业大脑”获评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
向新发力 培育“新苗”生力军
眼下,位于李鹊镇的山东医正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负压封闭引流医用护创海绵项目已经进入生产试验阶段。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不断的测试和改进,为下一步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我们主要生产高端医用敷料—负压引流三代海绵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烧伤、冲击伤、交通事故伤等各种创伤、创口表面临时覆盖,起到保护创口创面、有效促进愈合的作用。”公司董事长刘桂忠介绍。
该项目为招商引资“十强”产业项目,转化应用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樊李红教授团队研发、入选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的负压引流技术,生产的产品弥补了现有聚乙烯醇类产品刺激、刺痛等缺点,且与当前国内外市场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下降73%,并且填补广饶县乃至东营市生物医药细分行业的空白,有力推动广饶县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攻关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打造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四个方面,广饶县系统梳理锂电池、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链图谱,瞄准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厚惟负极材料前驱体、鲁宁一水肌酸及衍生物等“四新”项目,按图索骥补链强链,加快打造500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支持优势企业超前布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同时,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强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从创新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赋能广饶县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