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钻井进尺399.43万米、同比增加3.27万米,单月、单日进尺创出2016年以来最高纪录,单队年进尺创出中国石化钻井队最高纪录——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超额完成2024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一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生产经营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屡次创出生产高指标新纪录,受到党组领导批示表扬,在国家经济的宏大版图上,交出了端牢能源饭碗的高分答卷。
锻造能源安全“强引擎”
交出一份为国找油的高分答卷
“我们深刻感受到,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石油工程的核心功能、核心职责,必须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发挥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宗檩表示。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牢记嘱托,紧紧围绕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坚持与胜利油田一体运作、一体联动、一体攻坚,系统推进思想大解放、装备大升级、参数大提升、技术大进步、指标大突破,强有力支撑难动用储量释放、页岩油效益开发。
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势头强劲——
滨37北区块平均钻完井周期降幅达36.82%,商541区块降幅达65.32%,桩80区块比相邻区块减少30.47%。
三个区块均取得突破性的成绩,是工程公司与油田合作开发的新典范。
一支钻井队一年能打多少进尺?黄河钻井40569钻井队在滨37北区块给出了答案:10.65万米!这是中国石化成立以来钻井队年进尺的最高纪录。
纪录的背后是一体化深度融合,这一理念已在胜利工区开花结果。
永进305井、306井钻井周期分别为61天和60.6天,结束了永进地区“直井1年,水平井2年”的历史;桩139区块单井产能22吨/天、同比提升206%;胜利海上,“千方液、百吨井”从理想走进现实,四口井初产均突破一百吨。
公司与油田全年动用储量3912万吨,建产能73.7万吨,同比增长14%,实现从“参与建产”到“合作建产”再到“共同经营”的转型升级。
东方页岩油革命实现重大突破——
页岩油钻井周期从2021年的133天干到2022年的48天、2023年的29.5天,2024年6000米井深钻井周期突破17.7天;平均日产量由2021年的100吨提高到1900吨。
数据亮眼,却来之不易。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万绪新介绍,胜利陆相页岩油成熟度低、断层多、埋藏深、页岩层厚,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属世界级难题。
铁军敢于亮剑。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联合攻关高压泥浆泵、大功率离心机、高效钻头等高性能装备,探索以钻完井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提速为核心的五大工程技术系列,形成了基于强化参数的页岩油钻井压裂标准化施工模式和技术工艺,为钻井装上了“强引擎”,加速实现东方页岩革命。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取得明显成效——
老区是压舱石,但破损的套管导致部分储量失控。低成本高效大修侧钻技术,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应对之举。
公司引进研发一体式极速开窗工具,集成应用大功率螺杆、高性能钻井液等配套技术,开窗侧钻平均钻完井周期缩短至25天,最短9天。
“四提一降”永远是进行时。公司在提速提效的同时,更加注重提质提产,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护储层释放产能,推动油田新井产能达标率由62.7%提升至89.1%,取得十几年来最好成绩,打造出大幅提高单井产能的行业标杆。
磨利科技创新“撒手锏”
交出一份转型升级的高分答卷
深层页岩油全自动钻机接管速度提高50%,钻井液自动混配装置加料效率提高3倍以上,立项研制15000米自动化钻机……
一项项科研成果,折射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对科技创新的孜孜追求。
公司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制定发展新质生产力37项重点措施,研发自动化领先装备和高端工具仪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向“高端化”突破跃升、向“绿色化”换道转型、向“智能化”迭代升级,开启了可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创新呈现高端化——
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层页岩油全自动钻机即将面世。钻机具备离线接立柱、自动起下钻、自动下套管、自动配浆等功能。每小时起下管柱达30柱,比现有钻机接管速度提高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浅层套管钻井成套技术与装备,年施工能力由目前的25口左右提高到将来的70口到90口,降本30%以上,目前进入现场试验。立项研制15000米自动化钻机,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创新呈现绿色化——
位于黄河入海口“黄蓝交汇”处的海洋钻井十号平台绿色低碳报道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播出后,引起网络热议。
能在世界自然奇观中全过程清洁施工,体现的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对绿色低碳的责任担当和过硬技术。
公司研究制定绿色低碳实施方案33项措施,全方位实施降碳、减污、提效、增绿“四个行动”,探索开展干热岩地热发电、深海可燃冰开发、深部煤层原位燃烧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前瞻性研究,蹚出了一条既能创造价值又能提升颜值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万元产值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1.7%,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0.4%。
创新呈现智能化——
泥浆工程师有了钻井液智能坐岗,MRO物联网帮装备人员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数据及时提醒保养和故障,自动管柱系统让钻工可以遥控工作……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井队传统运行模式。”70169钻井队平台经理董德英自豪地说。在页岩油钻井现场,大家对钻井苦且累的认知被完全颠覆。
钻台无人化操作,井场少人化施工,科学钻井远程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由“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井筒核心业务逐步融合,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企业。
打造改革管理“千斤顶”
交出一份管理提质的高分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围绕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在深化改革、精益管理上再上新台阶。”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舒华文说。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大力实施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坚持以精益管理为引领,突出模式重塑再造、资源优化盘活、经营质效双升,持续提升质量效益、管理效能。
生产组织模式变革——
“钻完井作业和搬迁安作业两条线并行,分别由专业队伍实施……”
近段时间,“一队双机”成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各钻井队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一队双机”新型生产模式下,一个队伍分成“打井队”和“搬迁队”,钻完井施工和搬迁安作业独立施工、双线并行,让“打得好、打得快”的队伍多打井、打好井。首轮井施工钻完井周期与搬迁周期分别节约2.35天、0.58天。
精益管理试点先行——
公司党委将精益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探索推进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引导公司上下围绕全链条、全节点、全要素消除浪费、深度降本。
井下作业公司优选4个基层单位进行试点。“白班产出不如夜班多,白班事务性等停较多”“打捞时效需进一步提升”……查摆出的30项管理问题,催生出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仅通过优化交接班制度,实现“人停机不停”,钻修技术中心单班生产效率就提升了7%。
以搬迁安周期精益管理课题组为例。通过实施模块化搬迁,形成搬迁前踏勘、设备摆放标准等7个清单,公司迁安时效同比提高11.32%。渤海钻井40600钻井队从设备拆卸到搬家开钻,仅用时3天,较以往提前了近两天。
人力资源价值增值——
黄河钻井油区业务项目部测井项目组组长葛婷,从辅业后勤到物业保洁员,从社区网格员再到测井解释员,8年时间经历了3次转岗。
“被需要,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满足感。”面对一次次挑战,葛婷一次次站起来,带领的23人测井项目组完成裸眼井和固井解释2498井次、晒图52万张,为公司创收600万元,个人收入也翻了一番。
像葛婷一样,通过外委转自营、对外业务承揽的盘活人员,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有3250人,2024年累计创收近6亿元。
“让每个人在适合的岗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张宗檩表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持续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上迈出新步伐。”(通讯员:张玉、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