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的融入成为完整社区建设的关键支撑。阜安街道市南小区社区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协同推进转化治理效能,通过法治方式解决治理难题,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确保社区治理有序、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践行法治理念,将民主法治作用充分发挥
市南小区社区将法治工作纳入社区总体工作布局和重要议事日程,以党建为引领,制定符合社区实际需求的居民公约,明确居民权利与义务,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健全社区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落实“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推进重大事务法律顾问审核、居务公开、党组织议事规则,形成公约约束、制度管理、法律顾问审核的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础。
(二)聚焦法治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市南小区社区联合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定期在社区组织开展法治课堂,针对不同人群量身定制个性化宣讲内容,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语言,传播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积极组织居民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开展“交通安全护幼苗”“民法典进社区”等主题普法宣传20余次,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从网络法律宣讲到楼前广场普法闲谈,让法律知识传达到每家每户。
(三)优化法律服务,将群众急难愁盼一站解决
市南小区社区以依法管理为工作支撑,创新开展“红蓝管家”工作模式,通过广场夜话、天天见面、周周说事、月月金点、红色汇心等工作法,实现社情民意随时传递,群众需求即刻满足。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司法矛盾调解室”“居民协商议事厅”,立足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指引等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及时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各类问题,共收集群众一线法治呼声9起,解答居民法律咨询12人次,初审符合法律援助案件1件,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司法所通过红色公益集市开展“送法进社区”“法律义诊”活动,累计接受法律咨询150余人次,提供法律意见400余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初审案件3件,提供公证绿色通道1件,需要根据案件进展情况持续对接法律意见12人次,普法强基成效显著。
三、取得成效
法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市南小区社区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规范引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打造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四治结合”的完整社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
四、经验启示
目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成功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坚实支撑。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基层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提升法治化建设水平,实现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通讯员:韩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