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赓续传承,村庄振兴渐入佳境
前有党小组担当大义,引领方向,今有党支部勇立潮头,创先争优。12月4日,记者在寿光市化龙镇板桥村采访时发现,红色血脉穿越茫茫时空赓续传承,推动村庄全面振兴落地落实,渐入佳境。
板桥村乡村记忆馆
位于王钦河西岸的板桥村乡村记忆馆,记载着村庄悠久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料显示,1938年村民纪多艺受党组织委派回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秘密发展了纪多香、纪作洲等一批中共党员,并在次年成立第一个党小组,组织抗日力量,壮大革命队伍,为抗战做出了贡献。60多岁的村干部纪多启对革命前辈充满了敬意:“以前听老人们讲,那时候成立党小组的村庄真不多。我们村的党员特别多,跟着南征北战的青年人也特别多,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村民纪多启向记者介绍“板桥柳编”。
新中国成立后,村党组织带领乡亲们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抓副业、谋增收,织布、编席、做柳编等手工制造业蓬勃兴起,特别是柳编曾经辉煌一时。乡村记忆馆里收藏的这些老古董,让人追今抚昔,感慨万千。村党支部书记纪风忠告诉记者:“据考证,我们村的柳条编织最早起源于清朝年间,经过几代工匠改进,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制作工艺。村里有了党支部后,发动群众成立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提高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市场上卖火了,特别是‘板桥簸箕’最出名,卖到了淄博、滨州一带。”
时过境迁,虽然柳编等逐渐淡出,但村党支部促进群众和集体增收的初心如磐。近年来,他们针对传统作物收益低、群众增收乏力的实际,大力鼓励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以此为载体,让勤劳致富的好传统发扬光大。村民武志刚在种植区建了3个大棚,虽然劳累,但收入和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他说:“建大棚需要调整土地,涉及很多住户,大伙想法也很多。幸亏党支部坚强有力,村干部们多番协调,才完成了土地调整,为村里发展大棚蔬菜产业铺平了道路。”
板桥村的牌坊
“村里前期建设多层楼房,一百多户村民搬了进去,条件不错,我也买了一套。要不是靠种大棚,哪来这么多钱。”村民纪多农自豪地说。
如今,板桥村东的王钦河,水清岸绿,环境优美。但据纪多启介绍,多年前,王钦河野草丛生,垃圾遍布,河床抬高,逢汛期容易发生内涝灾害。后来村党支部响应镇上号召,投入财力物力整治,并在岸边建设文化广场和乡村记忆馆,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集体有了钱,还开办‘幸福食堂’、编纂村志,办好事实事更有底气了!”纪多启说。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3892上海税务披露:网红“柏公子”偷税74
- 22375兵马俑原来也是“打工族” 偶尔还要出
- 31438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 41344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抵达澳门 将出席庆祝
- 5818轻松一刻:有点事,需要去上海复习一下
- 6773吴心伯:这30年,我看到了三个不同的
- 7439女司法所长为“身份”讨说法:分配工作
- 837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