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交媒体上,很容易刷到关于山东高速公路的短视频,其中不乏对平整、宽敞、速度快的“戏剧化”赞叹。
济青高速双向八车道
显然,源自亲身体验的赞叹不是盲目吹捧,近两年来山东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的确有值得称赞之处。
这其中,有些变化网友能直观感受到的。比如高铁触达的城市区县更多了,高速公路更宽了,通车里程更长了。这些感受的变化来自于山东交通建设实打实的付出: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以来,山东综合交通投资达到了惊人的9000亿元,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全国领先,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37.9%,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等等。
还有一些不容易为普通交通参与者察觉,但却是山东在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方面开展的开拓性探索,比如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打造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小清河复航工程走通全国首个内河航道PPP等等。看得出,山东在延长里程的同时,致力于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摸索新路径、打造新典型,展现出一个交通大省的自我要求和格局站位。
总而言之,说起成就,山东这两年是有十足的底气的。
(二)
但看得出,这些已有的“全国领先”并没有让山东自我欣赏,停下脚步。
12月5日下午,在济南召开的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这是继2022年山东获批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召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会议之后,再一次高规格召开的全省大会。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召开,摄影 王世翔
面对这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山东没有过多强调,反而接续开了一场传达部署会、动员会。大会大篇幅分析当前发展的不足,提出八个方面“加力突破”;印发《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谋求新10年的更大突破。
比如大会提出在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上加力突破,指向的是当前尽管山东铁路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但还存在高铁通达时效不高、货运铁路网络效率不高等问题,指出要下大力气推动高铁通道贯通、成网成环,构建内联外通、衔接顺畅、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货运铁路网络。
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青岛港第11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山东这几年港口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大会也明确提出,目前港口对内陆腹地带动能力还不够强,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不够快。因此要在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上加力突破,以世界眼光谋划推进海洋港口群建设,全面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和智慧绿色水平。
(三)
山东不满足,一方面可以从自身独特的区位特点来考虑。从国内看,山东地处黄河入海之滨,北临京津冀、南连长三角,是连接多个区域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放眼全球,东临日韩,东邻日韩,西接“一带一路”,具备构建互联互通大通道的天然条件。
图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高速轨道吊在集装箱堆场来回穿梭
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了“山东路”不能仅止步于里程的积累,而要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高效能、互联通达的大通道引领大开放,实现大发展。
再就是山东肩负的特殊使命。党和国家对山东交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赋予山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等重要使命,既体现着对山东发展的期望,饱含着对山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信任重托,也指引了山东发展的方向。肩负使命重托的山东更不能止步于已有,必须瞄准不足,提出对策,谋求更高突破。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对于每一个前行者而言,不满足于已走过的路,才能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