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这家民俗馆,一万多件老物件满满年代感
今年65岁的寿光市民刘文科,历时13年,足迹遍及潍坊内外,建成收藏一万多件藏品的民俗馆,以此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启示后人不忘来路。11月26日,记者来到刘文科位于寿光茶博城的民俗馆,见到了他的藏品。
刘文科(右)和青年收藏爱好者交流切磋。
记者看到,他的藏品以生产类、生活类和文化艺术类居多。生产类主要是石磨、石碾、石槽等,生活类主要是旧餐具、旧钟表、旧家具、旧家电等,文化艺术类主要是旧乐器、旧字画等。这些藏品年岁短的数十年,长的达上百年,他待客用的三抽桌和太师椅,也是从民间收集来的。透过这些充满沧桑感的老物件,人们仿佛穿越到久远的年代。
民俗馆内的各类藏品
刘文科阅历丰富,先后务农、参军和自主创业,年轻时便喜欢收藏老物件,后来专门从事收藏。干这一行光有资金不行,还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数不清多少个日夜,刘文科独自开着皮卡车,先从潍坊本地开始,然后又到临沂、东营等地四处淘金。无论路途多远,只要寻到中意的老物件,他全身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刘文科向记者讲述收集石碾的故事。
刘文科注重利用网络加强学习,帮助自己了解老物件的年岁和收藏价值。他收藏的众多石碾、石磨涉及不同时代,远的有上千年历史,短的近百年。
民俗馆面向社会开放,经常吸引附近村庄的村民前来参观。每每看到参观者在某个物件前驻足良久,刘文科心里就特高兴,感到自己的坚持和分享有了价值。
旧钟表
民俗收藏已走进了刘文科生命的深处,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他每天只要不出去,都会不厌其烦地将藏品擦拭一遍。在他的感染下,周围的一些亲朋也加入进来,搞起了收藏。
“老物件是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我会继续在收藏这条路上走下去。”刘文科说。
分享到: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跟贴排行
点击排行
- 19172巴基斯坦军方:印度袭击已致巴方33人死亡
- 29160美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38708俄军坦克阅兵结束后离开红场,一加速黑烟四处弥漫!
- 48539医院通报3岁女童确诊铊中毒
- 58233印度一战机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被击落 飞行员被俘
- 67723普京总统接见了外国仪仗队代表
- 77540大学生给母亲打电话要两万买电脑,母亲崩溃在街头大吼
- 86968巴基斯坦称已摧毁77架印度无人机
- 110864印度一战机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被击落
- 26434巴基斯坦称回应挑衅 对印度发起军事行
- 35222印巴之战进入第二阶段,巴方公布令人震
- 43554印称一名高级官员在巴基斯坦发动的袭击
- 52867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 62809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
- 72417快讯!外媒:巴基斯坦飞机对新德里附近
- 82377习近平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