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科技兴农跑出“加速度”

2024-11-27 16:07:47 来源: 网易潍坊 举报
0
分享到:
T + -

11月21日,虽已入冬,由于气温偏高,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徐村村南一望无边的田地里麦苗青青。潍坊市农科院驻村第一书记郎文培正蹲在麦地里,仔细查看着麦苗的长势,并叮嘱干活的种植户赶在降温前浇完越冬水。

郎文培在良种基地查看麦子生长情况。

这片麦地是市农科院的良种基地,所种的是今年初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潍麦16”。“这个品种的小麦高产、适应性广、抗寒性好,目前正广泛推广种植,有望大幅提升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小麦产量。”郎文培说。

市农科院驻村工作组入村,在摸底调查时了解到,村内有600多亩耕地,村民延续着传统的耕种方式,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经济效益不高。作为与土地打交道的专家,驻村工作组决定从地入手,逐步转变村民的种植方式,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通过考察发现,徐村地块平整、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良种基地。经与村“两委”商讨,今年秋收完成后,农科院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公顷多农田,作为小麦新品种“潍麦16”的良种基地,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滴灌带,由村里统一管理,收获时由农科院统一回收,收购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0.3元至0.4元。“预计每亩地村民可获得1000元,村集体也有200元的管理费收入。”郎文培说,这种方式既让种植户得到切实的利益,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土地流转打好基础。

徐村北高南低,北侧紧邻县道黄景路,而村子耕地多集中在村西和村南,每至雨季,村内积水及黄景路雨水排泄不及,涌入村南农田及河沟,因而形成涝灾,影响农作物收成和村民出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驻村工作组多方协调资金,在村南建起了500米长的排水渠,拆除影响泄洪的滚水桥,重新建设了一座大孔径的水泥桥,彻底解决了这一隐患。

市农科院为峡山区4个街道开展测土配方技术培训。

以派驻帮扶工作为抓手,市农科院发挥单位专业技能优势,以徐村为点,辐射全区的农业助农活动正全面铺开。他们成立了峡山科技服务队,集结小麦、玉米、蔬菜、资环等13个研究所骨干力量,对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和峡山区对口部门,广泛开展科技服务,为全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依托农科院主推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峡山区4个街道,为各村和种植大户开展测土配方技术培训,在全区取土检测240余份土壤,并出具了报告,为峡山区粮食安全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潍坊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