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使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著名的孟良崮战疫之后,为了扩大解放区战果,为下一步解放青岛创造条件,解放军山东兵团的一支部队计划渡过胶州市胶莱河,大部队向莱阳方向集结。
胶州市胶莱街道陈家闸子村,93岁高龄的陈振仁老人激动的说:“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75年,但是我仍然记得当时传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陈振仁老人每次唱起这首歌,便又回到了18岁的记忆中。
“同志们呀,我要问问你,吃的饭、穿的衣,是从哪里来的?
吃和穿,咱都要依靠老百姓;咱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这首歌,曾在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广泛传唱。
胶州市胶莱河,是元朝时期人工开凿的一条运河。由西北方向渤海湾蜿蜒进入胶州湾,将山东半岛一分为二,胶莱街道陈家闸子村与徐家闸子村之间有一条公路(217省道),闸子集石桥成为胶莱河两岸来往的必经之路。平时,河水不算深,但是1948年夏天恰好发洪水,石桥被淹没在水下四十多天,这给携带重型武器装备的部队渡河造成很大的困难。当时,胶高县第八区区长姜子文、文书徐丰池,在胶高县的领导下,确定以陈家闸子村为主,组织18岁以上民兵的一个排(3个主力班,1个保障班)组成护送队伍,全力保障大部队顺利过河,陈振仁老人当时正好18岁,也参与了此次行动。
渡河行动,根据现实情况采取了两种方式,主要是搭建浮桥。当时,陈家闸子村“熟牛皮”技艺已有百年历史,也就是把牛皮煮熟后加工成皮带、皮鞭、皮绳等,用于制作腰带、马套等用途。胶莱河两岸有一些粗大的柳树,村里民兵就挨家挨户收集皮绳,编成四根粗大的绳索,捆绑固定在两岸的柳树上。利用上面两根绳索作扶手,使用下面两根绳索搭桥面,在下面的绳索上捆上木头梯子,每隔一米,又在梯子两边各绑上一个葫芦。区里派人每家的街门收集起来,铺到桥上面,这样就把浮桥搭建成功了。渡河的官兵们用手握紧上面的两根皮绳,脚踏浮桥渡河。有的家属孩子们害怕走浮桥,就用大木盆(红盆)当作小船,盆里面垫上草,再搁上一个蒲坦,让他们坐到里面,还得抱着一只大葫芦,防止意外坠河,确保渡河人员安全。所有马匹,在人们的引导下下河渡过。
机枪等重型物资,放在用木头做的筏子上,牵引渡河。每个筏子由一个班的8名民兵下水推着筏子过河。筏子下水的地点就在陈家闸子村中大街,登陆地点在河东岸的大庙(八区所在地)闸子集村。民兵们卸下物资之后,再把筏子推回西岸。用四根扁担和四个皮扣把筏子(装上重型物资)抬回下水地点。因为水流较急,下水地点距离筏子返回的登陆点有200多米的距离。陈振仁老人跟村里陈世军两人的任务就是送扁担和皮扣,运送任务很艰巨,长时间呆在河水里,民兵们体力消耗很大,大家就在河对岸的八区供销社门市部购买白酒,以酒取暖。因为没有茶叶,他们喝的水只能用胡秫(高粱)米,煮水代饮。
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渡河行动持续了三天时间。
“老百姓爱护咱,就象爱儿郎,咱爱护老百姓,如同爱爹娘。
军爱民、民拥军,打倒了蒋匪军,最后的胜利,就属于咱们。”
正是有了人民的帮助,有了鱼水一样的军民情谊,我们的人民军队才能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真理,被人民和军队的血肉联系验证成亘古不破的真理。
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在宏大的解放战争中,胶州支前民兵建造“皮绳桥”演绎“大渡河”盛况,为解放山东半岛做出突击贡献,其事迹永载史册。(通讯员:张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