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位于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的寿光市海之鲜养殖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座座南美白对虾池连畦成片。养殖车间里,一网下去,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对虾映入眼帘。
“你看,跳得多有劲,这批虾元旦前就可以上市了。”寿光市海之鲜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金润说,他们一年能生产150万斤虾,供不应求。
寿光是海盐之都,丰富的地下咸水资源优势,奠定了寿光渔业发展基础。2023年,寿光市完成水产品产量16.91万吨,渔业总产值47.69亿元,居潍坊市首位,其中各种优质贝类7.9万吨,淡水鱼虾8600吨,南美白对虾6000多吨。
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水产养殖企业“南美白对虾”喜获丰收。
创新发展工厂化养殖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寿光市水产养殖业的“领军者”,是寿光市工厂化养殖的主要水产品。
20世纪90年代,寿光的养殖户就开始引入南美白对虾。胡金润的父亲胡明贤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胡明贤今年60岁,从事养虾行业30多年,他养的虾从最初的每立方米产5斤,到如今的每立方米产接近50斤,10倍产量的变化正得益于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寿光市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通过多次尝试和试验,创新走出利用寿光市盐碱荒地资源和地下咸水资源发展工厂化养殖,走集约化、规模化、精养化发展的道路。
“工厂化养殖具有养殖成功率高、可规模化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等优势,寿光是潍坊最早开始工厂化养虾的。同时,双王城特有的地下咸水资源,让这里养出的水产品品质特别好。”胡金润告诉记者,这也是众多企业将养殖基地放在双王城的重要原因。
据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委委员李明伟介绍,目前,辖区内像海之鲜一样的规模化水产养殖企业共有15家,养殖面积超过7000亩,年产成品鱼虾6500余吨,年产值达4.35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繁育养殖、精深加工、流通营销、品牌推广、休闲渔业、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万亩绿色现代化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山东恒兴智慧渔业产业园自主研发的“邦侬虾苗”。
精心育良种做强“蓝色芯片”
位于双王城的山东恒兴智慧渔业产业园,每天早上都会出现繁忙的出苗场景。“今年打算育1000万尾,选好苗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今年使用了‘邦侬虾苗’,这个虾好养,吃起来香,在我们当地很受欢迎,以后的虾苗还要从寿光进。”不久前,一批浙江的客商来到产业园考察,准备预定明年的虾苗。
生态育苗及应用技术是养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为破解水产种业瓶颈制约,2021年,寿光引进恒兴种业等龙头企业,开展渔业种业技术攻关,培育的“邦侬虾苗”亮相2023年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虾苗销量达到50亿尾左右,成活率超90%,还大量销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打破了“南苗北运”的传统产业格局,实现了“北苗南运”的新突破。
除了培育优质的种苗,以恒兴种业为代表的寿光渔业养殖企业还致力于全产业链的发展。“我们从渔业种苗研发,到为渔民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再到即食的海鲜类预制菜,已经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山东恒兴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传燕说。
此外,寿光市还积极成立渔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科研单位”的“大渔带小渔”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品牌效应更加显著。
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休闲渔业远瞰图。
构建绿色养殖模式实现“共同富渔”
“养鱼先养水,好水出好鱼。”近年来,寿光市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进一步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
除了传统渔业产业模式的升级,寿光市还积极探索渔业新业态,通过“鱼菜共生”“稻渔种养”“零碳智慧园区”等新模式,激发了渔业新质生产力。同时,以渔为媒,将渔业资源与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融合,走出了一条定位准确、布局科学、绿色发展、兴渔富民的新路径。
在“共同富渔”的道路上,寿光人铆足了干劲。为确保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寿光将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引进名优特水产品种,推广养殖新技术,培育“新农人”、丰富“菜篮子”,有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