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心发展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5月20日,在“转观念、强责任、提效率、严纪律”专项提升活动启动会上,中心党委书记王琦要求机关人员准确把握“转、强、提、严”内涵要求,以“严细实”的作风打一场“短平快”的专项整治攻坚战。
时间过去两个多月
效果如何?
在“严”上动真格
敢于较真碰硬
中心每月高风险作业3000项,如何让高风险可控受控?“下”到最基层,“沉”出好作风,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成为机关作风建设的突破口。
兵马未动,制度先行。为破解安全管理难题,中心坚持刀刃向内,对高风险作业、井控、硫化氢、道路交通、环保、设备设施本质化及承包商等7个重点领域,制定管控措施367项、完善作业许可表单15项、开工验收表单17项,为违章作业划出了“红线”。
从“头”抓起,机关人员高风险作业带班成为常态,领导班子、首席专家、主管师以上人员每月分别不低于二、三、四次的“234”带班制度成为安全管理的一大亮点。在带班过程中,他们对承包单位开展 QHSE 管理“画像”,制定提升措施,做好承包风险的降级管控。
坚持能力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上半年,他们分专业、分类型进行了39项问题推送和跟踪整治,“三位一体”综合监督为高风险作业撑起了“屏障”。
指导服务“提问不答问”、协调保障“走形不走心”、监督监控“治标不治本”……“三个方面、九个表现”的每一问,聚焦的都是机关作风和管理效能。面对高风险作业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纪检监督部门跟进相关人员履责责任,追责履职不到位人员38人,营造了从严管理的浓厚氛围。
在“细”上做文章
抓好源头把控
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中心在6个委员会基础上增设了井控、环保、道路交通3个专委会,逐级细化专业责任,为中心员工标准化施工定底线、立规矩。
《大小、修作业标准化责任清单》8项186个岗位巡查点,在QHSE监督中心孟香港的口中娓娓道来,对于每一个检查条款他都“门清儿”。“机关作风建设要求我们不能只说不干,要告诉基层怎么干才能行。”
造出一个“盆景”,然后复制、粘贴到其他施工现场,在作业施工中,中心唱响了标准化管理的“样板戏”。他们制定了标准化现场规范,先后组织召开小修、大修、侧钻、特车高压充填等7个领域的标准化现场推进会。如今,进入每一个施工井场,都会发现设备、设施、工具分类定置、壁垒分明,施工作业区、设备管理区布局合理,井然有序。
安全也需要“金点子”,在一次参加大修搬迁带班时,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杨齐发现大修钻台穿线路时,人员需在钻台底部操作,存在跌落的风险,他提出在底部预制固定线槽,采用两头插接方式减少穿线和高处作业频次的建议,得到了物资装备部采纳。今年机关人员提出了高风险作业建议110条,泥浆罐防脱吊点改造、连油油管撬检测标准等11条被评为“金点子”。
在“实”上下功夫
真反思实整改
不久前,中心视频会通报了某作业区连油设备因关井不规范导致鹅颈弯管断裂的违章现象,这个作业区在会后立刻组织召开班子会议,针对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进行反思讨论,并第一时间拿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
“对违章现象曝光,让基层干部冒汗,比单纯的罚款要有效得多,不按标准化操作不仅损失了金钱,还丢了面子,教训会更深刻。”中心安全(QHSE)管理部经理吴修华表示,将持续加大违章现象曝光力度,引导基层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从严贯彻体系、执行制度,不断压实安全责任。
上行者,下必效之,机关的真抓实干带动了基层。东辛作业区发布了“五条工作提醒”,纯梁作业区开展每日工作写实,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推行“首问负责制”……,任务一布置马上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反馈,摒弃了服务不到位、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等不良作风。
“向内画圆”风险降级,安全管理部门围绕“四个方面、20项具体要求”,加大了修井机设备照明系统改造、大修、侧钻钻台护栏免吊装改造、油水密闭罐清理等隐患治理力度。高风险隐患防控压力层层传递,员工自觉当好事故隐患“吹哨人”,发现上报整改隐患752项,安全施工的蓝图正在加速“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