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数百亩集体土地流转经营,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重阳节之际,村干部走访慰问80岁以上老人逐渐成为惯例;向村里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子发放奖学金……11月9日,记者在昌乐县红河镇张家下坡村采访时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事关民生的喜事好事接连不断,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张家下坡村党支部书记张鹏察看玉米收获和管理情况。
“原先村里没多少收入,近年来,在上级帮助下,村里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成立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部分土地流转经营,一下子打破了集体和群众增收的瓶颈。”站在村“两委”驻地办公室前的光伏发电板前,张家下坡村党支部书记张鹏高兴地说。
村民张培昌亦深有同感:“现在种不了地的老人越来越多。以前户与户之间租赁经营的话,一亩地不过300多块钱。自从租给村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一亩地涨到了600元,并且提前支付租赁费,大伙都跟着增收了。”
重阳节,村干部逐一入户走访村里的80岁以上老年人。(资料图片)
村集体有了钱,改善民生便有了底气。80多岁的张永春老人刚刚度过一个难忘的重阳节。村干部提着慰问品,逐一到村中20多位80岁以上老年人家中走访慰问,嘘寒问暖。“这么多人,干部们一个不落都去走访,不在乎他们拿多少东西,主要是有这个敬老的心意,我们就很满足。”张永春说。同老年人一样感动的,还有张家下坡村十几位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子。今年开学前,他们收到了村里发放的高考奖学金,作为首批“受奖者”,感受到了村里浓厚的重教氛围。
村里向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子发放奖学金。(资料图片)
张家下坡村喜事好事接二连三,缘于有个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党支部,缘于有个心系桑梓、年富力强的好支书。记者了解到,张鹏是一位“85后”,早年在外自主创业,后来回乡当起了“领头羊”。他尽自己所能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带头办成了集体土地流转经营、光伏发电项目引进、敬老重教等实事,有些事甚至是自掏腰包。“我从小在村里长大,与乡亲们有感情,尽管在县城有房子,但很乐意在村里住,做点事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张鹏动情地说。
张鹏(左)和村民一起商讨如何提升老槐树的保护水平。
记者采访的时候,张鹏正和同事筹划保护村里老槐树的事情。他告诉记者,已有几百岁的老槐树见证了张家下坡村的风风雨雨,是乡亲们眼中的“村宝”,他要和大伙一起,把包括老槐树在内的乡村印记保护好、传承好,让村庄文化涵养出优质的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