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漂亮仗”的信心从何而来
临沂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聚民心育人才兴产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打好漂亮仗,需要啃下硬骨头。面对困扰乡村发展的长期、共性问题,唯有求新求变、动真碰硬,拿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才能啃下硬骨头。
近日,在临沂乡间采访,记者发现了很多“漂亮”的苗头:“黄了”9年的村办产业迎来复苏,村里事务的招募令在群里刚刚发出就被“揭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当起“村官”。村党组织书记们也对前景充满信心: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仗确实困难重重,但我们能够赢得漂亮。
这让记者不由得好奇,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
“关键少数”养成记
——让人才更多、通道更畅、岗位更“香”
规范700余亩的土地承包合同,为村集体挽回损失;铺设8000多米天然气管道,成为全县第一个通上分散式天然气的村……上任4年来,兰陵县大仲村镇车庄村党支部书记卓自田带领村“两委”班子,将省级软弱涣散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了很多类似的故事。虽然人物、地点、经历各不相同,但都隐含着同一个因果关系——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扭转了村庄发展的被动局面。
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建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已成为各地各级的共识。但关键在于怎么建,怎么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奔向农村广阔天地,成为带领腾飞的头雁。
“‘兵支书’招考给我打开了大门。”2017年王成成退伍,两年后,临沂启动“头雁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村支书选配改革。作为试点县,沂水当年面向退役军人公开考选村党支部书记,她报名并成功考取。像王成成一样,通过这一改革踏进村委大门的“兵支书”“青支书”“企支书”,如今已有1495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带头人队伍,这些年临沂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6月,莒南筛选出865人纳入全县“三青”(青年人才、青年党员、青年干部)分类台账,并将其中能够开展驻村工作的465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设置岗位。
把准窗口,畅通渠道,实现人才的直接引流。临沭县依托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成立“三青”孵化中心,借助大学生党员这一桥梁,广泛组织联络青年人才,开展“百名英才下乡村”行动,如今已有5人成为村党组织副书记。
既给荣誉,也给待遇,让岗位真正“香”起来。“收入少”“没奔头”是不少年轻人望“村官”却步的主要原因。去年,临沂启动实施“评星定旗”制度,引导村党组织书记争“五星”夺“红旗”,并将这些荣誉称号兑现为待遇保障。今年4月,临沂市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12名基层公务员,9月再次为这一群体拿出31个乡镇事业编制,让村党组织书记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多元,空间更广阔。
系列措施实施后,临沂乡村振兴“头雁”队伍结构有了显著变化:2021年村“两委”换届至今,大专以上学历村党组织书记占比从25.96%提升至47.51%,3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占比从10.76%提升至12.11%。
沂南县张庄镇留田村莲花池。
“找事做、记下来”
——百村千落聚拢起越来越多同路人
初冬时分,沂南县张庄镇留田村莲花池池水清澈,向南望,高挺的月季依偎着干净整洁的院墙,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
村党支部书记徐中强说,莲花池原是一片垃圾汪塘,2022年村里启动整治,要拆迁3处民房和14处闲散院落。村民徐以泰家住在莲花池南,村干部去他家说明情况后,这位81岁的老党员一个“拆”字,让出了步道上的最美景观。
作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党员是撑起基层干部信心的支柱。然而,“无事做”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确、群众感受不直观的症结所在。
如何为党员找事做?去年,临沂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党员同做一件事”活动,每个县区根据实际确定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事儿,由党员一起来完成。比如,河东区确定了“群众村头路 党员心上事儿”,号召党员通过捐款、捐物、出工等方式,对村级路面交接处破损等问题进行维护管理,目前已经修缮完成100多条村路。
临沂还探索推广“由事看表现,红黄榜上见”党员分类记实管理体系,党员为村集体做的好事实事,一一登记时间、地点、人员、事项“四要素”并对外公示,事迹突出的党员上红榜,表现差的上黄榜。
沂水县黄山铺镇尧崖头村党支部书记武传双说,现在党员做的好事越记越多,村貌村风也焕然一新:损坏的自来水管修好了,困难学生家里的学习用品多了……截至目前,临沂已记录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超20万件,志愿服务活动53.2万余次。
在一些村庄,新党员往往难发展,其中关键一点在于发展对象的评价体系中缺乏刚性指标。“找事做、记下来”则有效了弥补了这一缺陷。2022年8月到2024年6月,崔家峪镇凌家万村的翟乃磊以41条干事记录,被高票推选为发展对象。
“找事做、记下来”,为百村千落聚拢起越来越庞大的发展“同路人”。临沂在全市推行美德积分量化管理,村民做好事不仅逐条登记,还能换成积分得到实惠,比如在指定超市兑换日用品、享受汽车加油打折以及低息贷款等。打开沂水县崔家峪镇南垛庄铺村的微信群,需要村民搭把手的“招募令”刚发进群,转眼就会被“揭榜”。打扫庭院、洗衣理发、代购物品……服务弱势困难群体的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在临沂已达6858支。
沂南县黄庄村积分公示栏。
“抓一片成一片”
——党组织联建叠加片区建设发挥合的力量
民宿被早早预订一空,日接待游客超6000人,村民划船载客一天就能赚1000多元……这个国庆假期,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南黄家庄村在短视频平台上“出圈”。早在9年前,南黄家庄就投入资金平整土地、修路、种树,开发游船、垂钓,却少为人知。
去年底,龙家圈街道崮下湖畔片区成立联合党委,一方面整合各村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片区一体谋划,操盘能力水平显著提升。今年,南黄家庄最“出圈”的环湖大草坪,设计就来自于联合党委成立的规划专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临沂利用党组织的向心力,将几个地域相邻、民风相近的村庄组成片区,“跨村联建”形成党建联合体,由强村党支部书记或乡镇干部担任党委书记。
沂南县张庄镇小河村有一片占地约5亩的老旧村办公室,如果合理重建使用能带来不错的收益。初步核算,改建费用大约190万元,小河村自身无力承担。了解到这一情况,2022年,小河村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松山片区联合党委书记的赵凤霞,组织多次走访座谈,促成了“有地无资”和“有资无地”4个村的合作。“去年4个村已经按股比拿到了首批分红款,实现了共赢。”赵凤霞说。
沂水县南黄家庄村“出圈”的环湖大草坪。
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片区在产业规划上更注重“链式思维”。在临沭县蛟龙镇“菌林菇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党委的谋划下,片区的10个村都将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坡石桥村生产食用菌制包,王山子村等6个村规模化种植食用菌,李家后村负责线上销售……如今,已有8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
零打碎敲撑不起片区建设,连片发展更需要外部资源的持续注入。2021年起,临沂市启动建设“好日子”示范片区,每年整合市级财政资金1.86亿元发展产业,选派732名第一书记进行帮扶,实现“人往片区走、钱往片区投、资源向片区集聚”。
“片区内村党支部之间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观摩培训、项目共建,遇到问题一起想对策。”兰陵县新兴镇山里王乡创共同体示范片区的省派第一书记贾立博说,“有了这种精气神,再硬的仗也能打下来,就像以党群同心为灵魂的沂蒙精神曾经在这里创造的无数‘奇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