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雕塑工作者,多年来给全国各地做了不少雕塑作品,但每次给家乡潍坊做雕塑所投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希望能通过我的作品讲述好咱们潍坊故事。”11月6日,潍坊雕塑家郭心聪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1958年出生于潍坊的郭心聪,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山东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从事雕塑创作四十多年,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融入到雕塑作品中,展示潍坊的名人、潍坊的文化历史,把潍坊故事传播出去。
雕塑作品主题丰富
潍坊元素闪耀其间
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杏林街中段的郭心聪工作室,各种雕塑作品陈列其中,主题丰富,形象逼真。“这是我为山东大学创作的雕塑《八大教授》的小稿,这是我创作的一系列民国风主题的作品……”介绍起自己的作品,郭心聪滔滔不绝。
一件取名《新观察》的雕塑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位秦汉时期的古代人物背着现代的旅行包,通过手中的相机观看镜头里的世界。与静态的雕塑不同,该雕塑作品加入了声控技术,有参观者靠近雕塑就会自动旋转,更契合了环视世界的主题。“作品采用了浪漫的手法表达,借用古人的视角,通过时空穿越,实现古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郭心聪介绍,该作品曾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记者看到,在郭心聪创作的雕塑作品中,有不少以潍坊元素为主题的作品。其中不乏潍坊相关名人题材雕塑作品,如苏东坡思考、李清照泛舟等。“这件《东坡居士》,是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期坐在岩石上的一个形象。你看他手指微微翘起来,像是用手指打着节拍,思考诗词的韵律。”郭心聪介绍,该作品被做成缩小版的文创产品,在“东坡行旅”潍坊(诸城)游宣传推介活动上作为伴手礼赠送给与会嘉宾。
还有一些作品,是郭心聪将潍坊的民间工艺融入雕塑创作,如以潍坊布老虎和娃娃作为创作对象的一系列作品,有的娃娃在老虎背上射箭,有的娃娃在老虎背上放风筝……
从自制石膏像开始
对雕塑产生兴趣
回忆起与雕塑结缘,郭心聪娓娓道来。他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时常和邻居小伙伴在地上画画,路过的大人评价一句“小孩儿画得不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中学后他接触素描,画素描必先画石膏像,但当时条件有限,石膏像很少。他和几个同学参照别人画的石膏素描头像,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泥塑头像。“ 那时我用自制石膏像作为参照,进行了好一阵子的素描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我对泥塑的兴趣。”郭心聪表示。
1994年,他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曾参与放大制作中央美院大型雕塑“卢沟桥抗战群雕”,后留在北京工作。随着对家乡的思念越发深刻,2018年,他回到潍坊生活,继续从事雕塑创作。
在几十年的创作中,郭心聪的雕塑作品陆续立于全国不少城市的广场街区,一些国内国际的雕塑展事赛事也时有入选参加。潍坊城区也有许多雕塑作品出自他手,例如潍县集中营浮雕墙与纪念碑、散布于潍坊风筝广场表现潍坊民俗风情的《扎风筝》《朝天锅》《轧饸饹》《三月三》等。
郭心聪表示,尽管雕塑这一行被认为是美术行业里的“重工业”,很辛苦,但他却享受这个过程。“多年来,雕塑给了我快乐,我喜欢这个职业,也庆幸选择了这个职业。”郭心聪说。
王大化雕像落成
让更多人了解潍坊文化艺术
近期,由郭心聪创作的人民艺术家王大化雕像在潍坊大剧院落成,这一文艺界的盛事引起了不少人关注。作为从潍坊走出去的人民艺术家,王大化创作的秧歌剧《拥军花鼓》和《兄妹开荒》流传至今,参与创作的《白毛女》《日出》等大型歌剧影响深远。“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有义务有责任来宣传他,让家乡人记住王大化。”郭心聪表示,王大化雕像落成,让经过的市民知道并了解了潍坊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郭心聪表示自己还有一个愿望,希望潍坊能建立一个名人雕塑园,将具有代表性的潍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集中在园区,供大家参观展览,让更多人直观了解这些人物事迹,这既是对潍坊历史文化的宣传,也是对雕塑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