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产业升级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访潍坊市委书记刘运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当好排头兵·领导干部访谈”专栏。本期访谈对话潍坊市委书记刘运,探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之道。
记者:今年以来,潍坊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趋优,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作为制造业大市,潍坊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果?
刘运:制造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全市规上工业营收、产值双过1.1万亿,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59.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8.9%。
聚焦高端化,完善产业升级机制。潍坊持续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深化“链长制”,完善提升“9+3+N”重点产业链体系,动力装备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元宇宙入选山东首批未来产业集群,工业母机成为山东“三核之一”。聚焦智能化,完善实数融合机制。潍坊健全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工赋潍坊”,加快企业“数转智改网联”,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92%的规上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数字化,入围全国信息化城市50强。聚焦绿色化,完善低碳转型机制。潍坊坚持“源头”控碳、“过程”减碳、“末端”降碳,深入实施“四减四增”,加快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单位GDP能耗近三年下降15.05%,成为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健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企业绿色技改提升支持政策,抢占新质生产力细分领域新赛道,聚焦工业母机、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新兴未来产业,构建多元投入、场景应用、生态协同机制。
记者:作为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市,潍坊促进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下一步将如何更好释放制度机制创新活力?
刘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了我们极大激励和鼓舞。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扛起拓展创新“三个模式”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探索走好融合化发展之路,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蔬菜产销量、肉蛋奶产量、盆栽花规模全国第1,26家企业、103家合作社入围全国500强,数量均居全国第1。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7.3亿元,入选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部署,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实施产业、城乡、治理、科技、改革、服务“六大融合提升行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记者:省委全会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潍坊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刘运:近年来,我们将改革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创新开展“微改革”,围绕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谋划实施一系列落点准、见效快的举措,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每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潍坊入选全国首批20个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城市,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6:1。下一步,我们将紧盯群众生活“富不富”“好不好”“美不美”,深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实施更多务实有效的“微改革”,努力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