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纬35度以北的黄渤海海域伏季休渔期结束,渔民们向海而行,开启丰收之旅。今年伏休期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动对标伏季休渔管理各项要求,聚焦主要任务、关键区域、重点对象,坚持强监管、严执法、优服务、保安全,渔船管控秩序稳定向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成效显著,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顺利收官。
聚焦超前部署。伏休前,先后召开全市伏休工作座谈会和部署会,印发管理方案,成立工作专组,对全市渔港和休渔渔船实行划片包干网格化管理。与公安、海事、海警、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召开执法协作座谈会5次,共商海洋伏休管理工作。联合涉海部门签署“四海一家”共建共管合作协议,推动构建海上联防联控执法机制。发挥“巾帼”力量成立女子宣传别动队,深入渔港渔村开展伏休普法宣传,确保伏休政策家喻户晓。《中国渔业报》、山东卫视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市管控伏休成效。
聚焦依港管船。自4月28日起,督促应休渔船返港停靠,市、县渔业执法力量全员下沉渔港开展应休渔船停港检查,确保全市1247艘应休渔船全部按时停港休渔。充分发挥依港管船源头管控作用,在省内首创实施船籍港、停靠港“双港”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大功率渔船返回船籍港休渔难题。严格179艘渔船转港坞修程序,定时定点核实渔船坞修动态,确保坞修完成第一时间返港停靠。
聚焦重点对象。将毛虾、海蜇、鱿鱼专项捕捞渔船及贝类采捕渔船作为管控重点,开展“过筛子”安全体检。科学确定贝类采捕渔船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利用信息化系统实行全过程监控,严格执行进出港报告、定点上岸、标识管理、安全检查等制度。专项捕捞期间,共捕捞毛虾143.5吨,海蜇6398.68吨,鱿鱼552.29吨,产量均远高于去年,有效增加渔民合法收益。通过港口查、海上巡等方式,持续加大对涉渔“三无”船舶、套号渔船、涉渔快艇清理整治力度,对发现非法船艇依法依规处置。
聚焦执法质效。落实24小时监控制度,利用智慧化监控系统,全天候严密监控渔船停港及出海情况。发挥海洋涉渔综合治理协调机制作用,联合公安、海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渔获物流通、渔船供给等要素监管,坚决斩断涉渔非法利益链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检查水产交易市场6个次、业户(摊位)67处。成立4个市级海陆执法工作组,加强重点渔港、重点海域巡查检查力度,加大渔船登检频次,严查严惩涉渔违法船舶,切实维护伏休秩序稳定。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人次,陆上巡查4万公里,海上巡航2300海里,查处伏休违法违规案件48起。
聚焦安全防控。实行市局班子成员联系县区制度,定期对各县区、功能区渔业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督查,对发现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推动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扎实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全面落实停港渔船防火、防风、防汛、防碰撞管理要求,全力守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利用伏休渔船停港时机,扎实开展渔业安全检查,及时排查问题隐患,严防渔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