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QHSE监督管理岗
“依据《胜利油田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每月要对含硫化氢井进行至少1次定量检测,根据最近一年硫化氢含量检测最高值对井口防喷盒涂色进行动态管理,这口井近期硫化氢含量检测为100PPm,应该由黄色改为红色”。现场检查时,公司QHSE监督中心QHSE监督管理岗员工陈军向采油管理区注采站员工讲解着安全规范。工作注重规范,心里装着标准,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要想不断进步,
就得自我加压”
陈军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安全专业书籍和各种制度文件。一有时间,他就会随手翻看。
1996年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陈军进入胜大化工厂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因为经常接触氢气、硫酸、氢氧化钠等易燃易爆、强氧化、强腐蚀的化工原料,生产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安全规定,安全弦时时刻刻都紧绷着,这近11年的化工生产经历让他对“安全”二字心存敬畏,锤炼了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007年,陈军转岗来到东胜公司,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他陆续担任过联合站长、注水队长、注采站长、集输站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经理等职务。随着岗位的调整,压力挑战也随之而来,陈军始终保持着勤学善思、努力钻研的习惯,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技能,不断丰富知识结构。
“喜欢自我加压”,陈军说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凭着多年的积累,陈军一次性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2009年、2010年陈军参加公司“金钥匙”技术比赛(注水专业),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并在2011年通过了采油技师技能鉴定。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2021年,陈军成为一名专职安全监督。这项工作专业性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规范必须熟稔于心。工作中,陈军会留心收集整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对于一时弄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就向同事、专家请教。他对自己提出要求,绝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日复一日的积累,陈军脑袋里装的“标准和规范”也越来越多。
每天早上来到办公室,陈军和同事们会通过公司高风险作业“六清”管控清单运行表,结合“现场管家”预约系统、“督查看板”,查看当天的施工作业公示信息,分组后“四不两直”直插现场。他们“放大镜”式查找现场的设备设施、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发现违章作业会第一时间叫停整改,从专业角度分析研判现场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直到整改闭环,隐患消除。
陈军总能迅速从脑中的“标准库”里提取规范,将检查的问题逐项分析,并就问题描述的准确性、引用标准的符合性、对相关标准要求的疑惑进行讨论,和同事们一起提高业务能力。
一年到头,除了恶劣天气会通过视频进行安全监督,只要条件允许,监督人员的脚步就不会停,每两周就会对所有管理区进行一次“全覆盖”。陈军也不例外。
“你可能觉得这都是小事,但你可不是一个人,背后是可是你的家庭!” 每一次发现问题,陈军都会耐心细致地向一线员工阐述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要求。陈军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授人以渔,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很有必要。
“只要付出努力,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今年,陈军被抽到参加油田安全风险管控业务对抗赛,虽然之前参加此类比赛拿过荣誉,可是这次时间紧,任务重,他感到压力不小。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油田发布开展安全风险管控业务竞赛的通知后,陈军就借鉴2023年安全岗位技术比武的考试范围开始着手整理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文件。多做练习是提高答题效率的关键,在油田抽取参赛人员之前,他利用业余时间一遍遍练习理论题库,将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分类,找出自己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薄弱点,然后通过对照对应的制度标准,有针对性的提高和完善对制度标准的掌握程度。为了尽快掌握实操项目操作要领,陈军不厌其烦结合标准化操作视频纠正操作动作,确保规范准确。
最终,陈军以满分成绩获得了个人一等奖,和团队成员一起代表东胜公司夺得了胜利油田安全风险管控业务竞赛团体对抗赛一等奖、优胜团队二等奖。
“只要付出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虽然比赛成绩不错,但是通过这次比赛,发现自己在井控方面的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需要下大功夫。” 陈军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