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盘根盒被刷成黄色,技术检测中心胜采监测站员工江明新穿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径直走向井口,将硫化氢密闭取样装置与油井连接起来。
7月23日,江明新来到孤东油区,对油井硫化氢含量进行检测。随着采出气进入装置,气泡在装置内咕噜咕噜地往上冒。气压稳定了,她插入硫化氢检测管,约两分钟后,根据检测管的刻度,读出硫化氢浓度值。像这样的程序,江明新每天要进行八次左右。
现如今,技术检测中心深度参与油田“大生产、大运行”管理体系,更加清晰各开发单位的需求,检测装置也迅速在各开发单位推广。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危险性气体硫化氢含量不断攀升,做好检测工作对员工身心健康颇为关键。
胜采检测站党支部书记兼经理王遂平说:“操作不规范、设备不专业等问题,让各开发单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有时甚至能差三四倍。”
技术检测中心自主研制的硫化氢密闭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常压、密闭且连续性检测,数据更加准确。过去,这一装置主要应用于本单位日常的基础研究。
为使检测装置在现场得到更好的应用,技术检测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期硫化氢检测标准化培训班,让操作人员明晰操作规程、使用原理等。同时,技术人员在各开发单位挑选部分井,同步测试并比对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目前,80多台装置已经配备在高含硫化氢的管理区和联合站内。
截至目前,各单位正在使用这些专业装置,对硫化氢浓度超过30毫克每立方米、风险标识为黄色和红色的井进行全面自查,为下一步整改实现高硫化氢井清零目标打下基础。
自五月份以来,油田推动“大生产、大运行”管理体系落地。技术检测中心也成为油田“大生产、大运行”调度会上的“正式成员”,更加了解开发单位需求。随着服务保障单位和科研单位加入,调度会参与成员由31家增加到59家,实现全覆盖。
“参与覆盖面的增加,让生产运行没有‘局外人’,全油田都能有效听到前方呼唤,捕捉到有价值信息,及时研究攻关,有针对性地服务油田生产。”生产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坦言,“各单位融入生产主动性更强,服务生产意识更强。”
变化的不仅是直属单位,油田机关部门也到生产指挥中心参与调度会,关心生产、关注生产,主动为生产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
开发单位是“大生产、大运行”管理体系的最大受益方,这也让胜利采油厂生产管理部经理周国莹有了深刻认识。
“‘大生产、大运行’是更全面的目标同向。”周国莹介绍,在产能建设、科技支撑、生产保障、综治护卫、三基建设等方面,采油厂统筹各单位做到目标同向,共同做大油藏经营“蛋糕”。(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