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济宁高新区检察院: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 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

2024-06-27 09:48:52 来源: 网易济宁 举报
0
分享到:
T + -

6月25日,济宁高新区“法治高新”主题系列(第3场)暨济宁高新区检察院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 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向与会媒体代表介绍了高新区检察院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 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济宁日报、区电视台、区报等市、区媒体记者参加此次发布会。

济宁高新区检察院

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

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检察机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履职优势,积极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以“四大检察”助推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更加直观呈现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现将近三年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及“幼吾幼”未检品牌创建情况通报如下。

未检工作及品牌建设情况

高新区检察院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教育就是挽救”原则,立足辖区特点,综合能动一体履职,成立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幼吾幼”工作室,培育建设“幼吾幼”未检品牌,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设置专业化办案场所,实现专业化帮教,加强未检品牌建设。近三年以来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46人,依法批准逮捕18人,不批准逮捕5人,提起公诉24人,不起诉22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12人,盗窃、强奸、抢劫、寻衅滋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5类犯罪占比近8成,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整体下降、涉严重暴力犯罪趋于平缓、涉网络犯罪逐渐增多。积极发现司法救助线索,通过内部移送、协同办案,向7名涉案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10万元,及时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物质救助、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健康成长。

主要做法

(一)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会同公安、法院依法严厉惩治暴力伤害、强奸、猥亵、强迫卖淫等严重犯罪,从严打击成年人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不思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该严则严、当捕则捕,对于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协同相关部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积极推动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落实,促进从源头上减少相关案件的发生。撰写《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并同步制发三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立会商机制、专题报告等工作方法,推动区域和行业治理,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

(二)一体推进惩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综合运用司法办案、法治教育、完善机制、协同共治等举措,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认真落实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各项诉讼权利,通过心理干预、观护教育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共考察帮教涉罪未成年人8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2次,发出督促监护令60余份,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三)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积极探索实现涉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如在办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承办检察官发现行为人存在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究被告人的刑事与民事双重责任,实现惩罚违法犯罪和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双重效果。延伸监督触角开展涉未案件行政公益诉讼。如针对辖区内校园周边道路安全隐患、经营主体雇佣童工、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整改并采取措施恢复受侵害的涉未公共利益。

(四)实质化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今年3月,高新区检察院与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等部门会签《济宁高新区教育系统法治副校长聘任方案》等文件,全院13名检察人员被聘任为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做到了院领导和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联合区团委、关工委、教育部门等机构联合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庭审观摩,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法治力量,切实提升学生们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火墙”。近三年来,累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27场,覆盖师生及家长8万余人。

下一步工作打算

济宁高新区检察院将持续立足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优势,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倾力打造“幼吾幼”未检品牌,坚持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综合多元化救助,高质效办好涉未成年人案件,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责任和担当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现场解答记者提问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幼吾幼品牌”,为什么会命名为“幼吾幼”?

“幼吾幼”品牌是高新区检察院基于检察职能打造的,集未成年预防、权益保护、关护帮教、强制报告、家庭教育指导、未检业务综合履职的未检工作品牌。该品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寓意着教育别人的孩子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推己及人,止于至善。在“幼吾幼”中,第一个“幼”指的是保护、关爱、帮教、培育;“吾”指的是我们或一切;“幼”则指未成年人。幼吾幼品牌指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办理和总结未成年案件,找准症结,致力于启迪未成年的思想,强基固本推行溯源教育,重塑其价值观和人生观。

LOGO的颜色搭配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LOGO整体充满活力,也契合了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念。LOGO中的六片树叶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形成了“六位一体”的社会化综合保护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寓意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共同发力。LOGO下方为张开双手向前奔跑的青少年形象,象征着在六大保护体系的呵护下,孩子们可以快乐、健康、积极、乐观地成长。幼吾幼品牌LOGO整体呈现为字母“W”,右侧呈现为字母“Y”,这既是对品牌名称“幼吾幼”字母缩写的呼应,又通过叶子与人形图案抽象地表达了孩子们在多方面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向上发展的美好愿景。

依托幼吾幼工作室,我们以三个专业化方向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现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化,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挑选既精通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又具备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等知识的检察干警成立办案团队,团队成员共3人,包括1名员额检察官和2名检察辅助人员。办案团队成员多次获得“山东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山东省优秀公诉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了“山东省涉未刑事案件类人才库”“法治宣讲类人才库”“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家库”,这极大地提高了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二是设置专业化办案场所。我们整合了集家庭教育指导、法治课堂、心理疏导、未成年人讯问、询问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未检办案工作区,打造了一个设施专业、环境温馨的专业化办案场所,确保未检办案工作能够在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环境和场所中开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实现专业化帮教。我们注重办案总结,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测评,全面评估犯罪动机、成因和帮教的可能性,形成涉罪未成年人“认识自我+行为矫治”专业化帮教方案;同时,我们也帮助履行监护职能不到位的父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缓和亲子关系,使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健康成长。

请问未成年检察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具体指什么呢?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未成年人检察特有的办案制度,又称为暂缓起诉或暂缓不起诉。它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格、平时表现、犯罪性质、情节、原因、悔过表现等因素,对可能判处一年以下罪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条件,并规定相关考察事项。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法定期限内,顺利完成考察内容并实现教育矫治目标,检察机关则可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适用附条件不起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实施犯罪行为时是未成年人;二、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或侵犯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三、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四、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五、有悔罪表现,包括认罪认罚、赔偿损失、取得谅解、自首、立功表现等。

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有关人员,定期开展考察、教育和跟踪帮教工作。

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的处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提起公诉。如果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1.实施新的犯罪;2.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3.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4.违反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的。第二种情况是不起诉。如果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且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宽容不纵容,厚爱又严管”。检察机关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目的是关注未成年人的未来,重点在于教育矫治,刚柔相济地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携手守护少年们健康快乐成长。

鲍吉昂 本文来源:网易济宁 责任编辑:鲍吉昂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