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0日起,我市开始大面积夏收,目前小麦收获进展已达65%,预计6月18日基本收获完成。
芒种闻麦香,酷热收麦忙。6月11日,在广饶县李鹊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瀚翔家庭农场3000亩小麦迎来收获时节。只见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麦浪滚滚,机器轰鸣,成熟的麦子被快速“揽”进割台,脱粒、除杂、入仓,一气呵成。“这几天气温比较高,麦子一天一熟,我们三台收割机白天晚上同时作业,预计3天就能把麦子全部收割完成。”农场负责人李建廷说。
据悉,瀚翔家庭农场今年种植马兰1号和石农083高产小麦良种1600亩,另外还种植轮选49和中麦578高产优质小麦1400亩,据初步估测,亩产量在1300至1400斤。“能有这么好的产量,优质良种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再就是在管理上实现了精准控制,农场配备了大型指针式桁架喷灌机和无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灌溉、施肥、灭虫等工作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为小麦丰收打好了基础。”李建廷说。
李鹊镇“三夏”生产服务队队长崔帅介绍,该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麦收“主力军”作用,提前组织农机人员对300多台大型小麦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机械进行维修保养。麦收过程中,根据收割和耕种面积,及时协调收割机就近作业,满足农户麦收需求,麦收完成后跟进秸秆还田和玉米播种。同时,积极组织夏粮收储企业清理仓储库存,做好新粮收储服务。
麦浪滔滔翻滚,金穗阵阵飘香。日前,在东营区金丰农场,4400多亩麦田有序进入收获季节。麦田中金黄色的麦穗在阳光下摇曳生辉,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在滚滚麦浪中来回穿梭,“吞”下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黄澄澄的麦粒,紧随其后的是复合种植播种机,麦田中一派忙碌景象。
看着一车车饱满的麦粒从田间运出,农场负责人刘杰笑逐颜开:“前期受旱情影响苗偏弱,后期通过促弱转壮、一喷三防等科技壮苗增产行动,小麦长势总体良好。”今年,金丰农场投入大型联合收割机20余台,复合种植播种机12台。“已经完成一大半了,估计一两天就能全部完成。”刘杰说,今年麦收期间,天气也“帮忙”,小麦收割很顺利。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眼下,东营区19.96万亩小麦陆续成熟,进入收割季。麦农们抢抓农时,开机收割,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金色的丰收场景。“经过理论测产,平均亩产比去年稳中略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明霞介绍。
在做好小麦适时机收的同时,东营区同步做好趁墒播种,确保“适墒播种,一播全苗”。“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墒情适宜地块要及时播种夏玉米、大豆,墒情不足地块可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王明霞说。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三夏”期间,全市投入3.3万台农业机械,设立24小时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和20个“接机服务站”,40个农机维修服务点做到应修尽修、应保尽保。开展“支农惠农,石化先行”农机用油优惠活动,为农机手提供加油、优惠、服务三大权益绿色通道。持续开展小麦机收损失数据监测调查,对损失率偏高的及时提醒,确保正常作业条件下小麦机收损失率总体控制在1%左右。大力推广夏种高产技术。狠抓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落实,举办全市集中宣讲培训,制定我市技术要点,农技人员联系帮包,广泛动员种植主体实现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应推尽推。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种植主体54个、面积2.07万亩。科学做好防灾减灾准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三夏”生产日报制度,成立34支以粮食应急抢收和抗旱排涝为重点的应急服务队,做好烘干机械保障调试,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积极向上争取黄河抗旱用水指标。小麦收获后,将抢引抢蓄黄河水,因地制宜采取灌溉造墒等方式,确保玉米、大豆能播快播、应种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