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规定了红白事的流程、礼金、桌数,要求喜事、丧事一切从简,提倡厚养薄葬,村里人都很支持。”谈起泗水县杨柳镇后琴柏村的文明新风,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我们村有很多好媳妇、好婆婆,他们就是大家的榜样,是中华传统美德孝道的有力践行。”泗水县中册镇儒学讲堂志愿讲师李德海在黄土村内儒学讲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上村民们座无虚席、认真听讲,有时还会提问,与讲师互动。
李德海从事乡镇信访工作多年,处理过很多矛盾纠纷问题。他深刻感受到,拥有文明乡风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工作之余,他喜欢研究书法、国学经典等,并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信访工作之中,解决了很多矛盾问题。后来,他报名成为泗水县“儒学讲堂”的一名志愿讲师,凭借自己丰富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讲述的课程受到村民们的广泛好评。
“能够成为一名儒学讲堂志愿讲师,我很荣幸。在课堂之上,运用工作经验和文化知识,为营造乡风文明出一份力。”李德海高兴地说道。
为营造文明乡风,泗水县中册镇坚持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打造了24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7处乡村儒学讲堂。与泗水县传承办密切合作,优化师资力量配备,年均累计授课量能达到200余场。此外,每年为全镇群众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2000余场,确保每村至少3场电影3场戏。
走进泗水县泗张镇的村居间,只见街道小巷清洁明亮,志愿服务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村民们的善举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宛如春风般温暖人心;乡村文化得到了充分发扬,一首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优美乐章正在悄然奏响,传递着乡村的美好与和谐。
“谢谢大家的夸奖,我其实没做啥大事,就是尽了自己该尽的责任,做了点该做的事。被评为‘好媳妇’,我很高兴,但更多的是感到责任重大。我会继续努力的!”近日,在泗张镇付山庄村,被评为“好媳妇”的村民司友兰高兴地说。目前,泗张镇先后评选出200余名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儿,为泗张镇乡风文明提供了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让文明乡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泗水县泗张镇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为主阵地,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惠民演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思想引领,推行“美德+理论宣讲”模式,借助理论宣讲活动室,每月进行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宣讲,让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引导党员、乡贤参与基层治理,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理念,培育良好的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泗水县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真正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持续擦亮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