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祥县以文旅消费加快恢复为契机,注重文旅消费引导、打好促消费“组合拳”,全力点旺稳增长“烟火气”,推动新一年促消费火热开局,全面掀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热潮。
统筹谋划
探索消费“新”路
秉承创新理念。实施项目迎新、景区焕新、业态育新、消费出新、市场更新“五新”行动,着力打造文化特色鲜明、旅游产品丰富、基础配套完善、全民共建共享的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树牢抓项目理念。紧密衔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抢抓政策机遇,全力加快济宁野生动物园、武氏祠博物馆、吉祥生态康养综合体等8个重点文旅项目。
做活文旅景区载体。制定“一景区一方案”,实施景区焕新提档升级行动,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开发网红爆点,提升A级景区品质,壮大“嘉祥印象”文旅品牌,力争今年培育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2A级旅游景区3个并争创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
多方协同
拓宽消费“思”路
高规格举办年会大集等活动。以“2024嘉祥消费促进年”为主题,举办黄河大集、乡村文化旅游节、第六届杏花节、第二届牡丹花节、原乡左岸露营音乐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38场次,在人间烟火气中增添更多“文化味”,接棒“年味经济”,踏青露营、春日赏花、春日美食等“春日经济”持续升温,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其中,1月22日承办的济宁市2024年“冬季黄河大集”暨“好客山东·文化济宁”贺年会,参加商家多达100多家,游客最多时当天达2.8万人次,带动消费2000万元以上;3月16日举办的第六届杏花节,活动持续8天,商家500余家,共吸引游客46万人次,带动消费1800余万元。第一季度,在全市文旅促消费排名第二。
探索拓展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打响原乡左岸创客中心楼体和廊道的灯光秀、“裸眼3D投影秀”等网红打卡点,启动原乡左岸西山庭院精品民宿和湖畔露营地建设,开展沉浸式旅游新体验;做精富山户外拓展、武氏祠曾庙大学书院文化体验等旅游线路,进一步丰富县域研学旅游空间,力争年内争取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
做强文旅、农旅融合文章。提升紫云山杏花、卧龙山牡丹、金屯荷花等“赏花汇”区域品牌影响力以及丰富杏、桃、草莓、葡萄等“采摘季”活动,推动祥城“农嘉宴”等提质升级,形成品美食、看演艺、赏美景等服务品质和文化体验并重的文旅产品。
惠民利民
提振消费“销”路
景区方面,春节期间,青山、富山国防教育基地等A级景区推出门票打折优惠活动,其中青山景区北区免门票,富山景区打五折,武氏祠景区免费讲解,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据统计,青山景区、东方左岸等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6.9万人次,旅游收入1651万元。
文娱市场方面,推出“观影惠民季”活动,各影院在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对部分影片开展限时优惠购票活动,积极鼓励观众走进影院,扩大电影消费。其中,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3家影院共计接待观众94874人次,收入397.5万元。
激发消费方面,以大学书院及部分景区为节点,发放非遗、旅游消费类等消费券15万元。同时,在全县杏花节、桃花节、牡丹花节以及荷花节期间,发放不少于50万元的消费券,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
加强营销
夯实消费“线”路
精心制作优质视频。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利用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加大营销推广,积极向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嘉祥文旅工作的特点、亮点、爆点,真正把宣传“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目前,在国家等新闻媒体发布信息205篇。
策划精品旅游线路。立足推动春天“游”起来,聚焦亲子、家庭、研学游等群体,“乡约嘉祥好春光”推出传统文化研学游、民俗文化游、春天踏青游等精品旅游路线7条,特别是以山东电视台推出《武梁祠》纪录片为契机,充分发掘嘉祥国宝文物、非遗文化的带动作用,推出“曾庙—武氏祠—大学书院—非遗展厅”等传统文化研学游,“青山寺—法云寺”新春祈福游、“隋庄—青山”民俗文化游等精品特色旅游路线,让游客走进特色美食街区、精品购物街区、景区景点民俗区,全方位体验嘉祥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大对旅游经营单位、文化娱乐经营场所、文化出版市场执法力度和日常巡查的频次和密度,及时查处侵害旅游者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用心用情做好游客咨询、投诉受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舒心、玩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