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社区微业’行动,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万个”。“社区微业”的主要任务是拓展“微就业”、支持“微创业”、创新“微组织”、培训“微技能”、优化“微服务”,以灵活就业方式精准对接供需,实现覆盖广、维度宽、定位准和影响深的“家门口”就业。
自贯彻落实“社区微业”行动计划以来,垦利区突出党建引领,支持社区领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合作社等,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装备等要素,点题破局、挖潜拓能,扎实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77个,精准对接“微岗位”“零工岗位”400余个,发展城市社区工坊5处,实现了“社区微业”多点开花、异彩纷呈。
振兴社区:微服务“精准画像”
实现就业创业“同频共振”
搭建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扩容就业安置岗位,承办专场招聘会,开启“精彩振兴”直播间……在振兴社区,只要居民有需求,社区就会有回应。
为提升社区就业消纳能力,振兴社区聚焦优化“微服务”,不断拓展灵活就业和开发政策性岗位兜底安置。聚力打造“3+N”服务格局,广植“社区微业”发展引擎。以社区下辖的3个党群服务驿站为阵地,N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支点,设立基层就业服务岗位,有效整合就业信息、岗位、培训等资源,探索建立社区就业“朋友圈”。目前,振兴社区已与嘉洁馨纺织有限公司、山东龙图家居有限公司、绿色餐饮商会等数家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活化“零散劳务承包”服务方式,充分挖掘就近就地就业潜力。社区领办成立垦利区臻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承接缝纫、手工编织、面食制作等零散劳务外包项目,积极参与以工代赈,带动40余名社区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缝纫项目每月可为从业人员带来2500元以上的收入。织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从“找群众”向“群众找”转变。邀请专业培训机构、辖区内行业“大拿”传经授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走深向实,吸引众多居民主动前来参与。截至目前,已开办电商、编织、缝纫、美甲等实用课程100余班次,吸引近300名群众前来参加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万光社区:微创业“强筋活血”
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
“拙雅”老粗布、“家味道”手工水饺、胶东杠子头火烧、绿康酸奶……万光社区把烟火巷道的随见日用品打造成了拳头产品:“拙雅”尽透着厚实雅观,“家味道”道不尽的温馨、关怀,“胶东杠子头”讲的是故事,吃的是情怀……
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目标,万光社区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成立了万光社区追梦园生态农业科技合作社,实施了“拙雅”手工老粗布、绿康酸奶、“家味道”手工水饺、万光“杠子头”火烧等4个富民产业项目,通过招募幸福合伙人、公益性岗位自营等两种模式运营,带动近40名“4050”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将项目部分收益用于社区公益事业,推动“工作力量、管理职能、服务资源”下沉小区,既拓展了就业兜底安置方式,也加快了社区、小区一体化治理进程,巩固了基层治理效能。2023年,万光社区被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安营乐业”示范社区,万光社区追梦园生态农业科技合作社被东营市妇联评为“巾帼双创项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下来,垦利区将加快推进“社区微业”由多点开花向全面绽放转变,助力更多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公里就业圈”拔节育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