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山东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创新联结“诗与远方” 串珠成链,跟着文物游齐鲁

0
分享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的苏轼,在超然台与同僚欢饮达旦,大醉后写下这首冠绝古今的旷世名篇。

跨越千年,当年苏轼肆意挥毫泼墨的重要文化古迹——超然台,如今已被纳入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当中。这个“五一”假期,大批游客沿着这条游径路线,跨越9省来到诸城,从黄茅冈、雩泉等遗迹中,追寻东坡文化。

何谓文物主题游径?顾名思义,就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自去年5月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提出这个新概念后,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在各地蔚然成风。今年4月25日,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交流会上,我省发布“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以10个鲜明主题,串联全省16市73个县(市、区)232处文物资源,正式开启了山东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的新篇章。

建设文物主题游径,是挖掘与激活文物价值,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举措。“与一般的旅游线路相比,文物主题游径更强调文物属性,其资源对象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处长禚柏红介绍,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时,除了能够欣赏文物古迹的外在魅力,还能了解认知文物背后的价值和内涵,深层次感知某段历史时期、某个重大事件或某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印记。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富集,有不可移动文物3.35万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多项指标居全国首位,具备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的资源优势。此外,从需求变化来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文化体验的追求,对文物的兴趣也愈发高涨,催生出“文博游”“考古盲盒”“文物表情包”等一系列年轻人喜爱的流行趋势。可以说,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与满足游客多元文化需求的“双向奔赴”,是“诗与远方”的创新联结。

5月1日,济南游客郭丽来到曲阜孔庙,站在大成殿门前,抬头仰望殿内“斯文在兹”匾额时感慨:“站在这里,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身体验。”

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正成为年轻人度假休闲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带火了文物古迹游。据统计,“五一”假期首日,天下第一泉、青州古城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曲阜“三孔”景区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同比增长27.6%,均创下历史新高。

与“三孔”相比,洙泗书院则显得有些冷清。“洙泗书院是中国书院之祖,见证了孔子收徒讲学、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作《春秋》等重大事件,对儒学发展和中国文化品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展陈水平、停车场容量等限制,无法作为主力景点向社会开放。”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坦言,当下,不少文物遗产都处于这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以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为契机,这一状况将得到改变。据刘续兵介绍,根据“斯文在兹”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规划,对于尚不具备开放游览条件,但对完善主题阐释体系具有较强重要性和代表性的支撑资源,将推动其保护和开放,逐步纳入游径体系。目前,已初步遴选支撑资源9处、候补资源4处。洙泗书院作为游径中“齐鲁圣迹”板块的重要点段,将结合泰山石碑、临淄齐国故城等文物资源,再现历史典故场景,体现孔子一生行迹。

主题是游径的主线。如何挖掘凝练游径主题?事无定法,因“路”“时”“物”“事”“人”皆可成径,核心是主题鲜明且具有吸引力。在我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中,“百年胶济”胶济铁路文物主题游径是“因路成径”的典型代表,它将济南、青岛铁路博物馆,黄台、坊子、高密德式建筑群等14处文保单位、旧址连点成线,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胶济铁路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

“文物承载历史,更连接未来。胶济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见证了山东通商兴埠、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留下众多工业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仍在运行。”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强表示,“百年胶济”游径将统筹策划部署文艺、餐饮、住宿等项目,打造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廊道,进一步培育和集聚特色文创、研学活动等文旅新业态。

“让更多文物走入当代生活,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势必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推进业态创新与技术创新。”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建梅认为,一方面,需要注重物理空间的延伸和价值辐射的扩大;另一方面,还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让文物可感可知,让历史故事更具贴近性。

以2020年起建设的县域文物主题游径“丈量青岛—走近老建筑”为例,它将游径路线从老建筑拓展到了景点、酒店等周边业态,并开发语音导览小程序,让游客通过手机自行游览线路、聆听历史故事,把文物建筑从静态的观赏对象变成了鲜活的文化体验载体。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我省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落实保护责任,确保文物安全,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加强对基层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指导,全面提升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水平,让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在山东全面开花,成为文化“两创”的新名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壹月情感
2025-07-01 21:52:02
生命高于一切,埃弗顿全队前往安菲尔德为若塔兄弟献花

生命高于一切,埃弗顿全队前往安菲尔德为若塔兄弟献花

懂球帝
2025-07-04 22:44:07
惊掉下巴!火箭队前超级第6人强奸罪名成立,面临至少8年监禁

惊掉下巴!火箭队前超级第6人强奸罪名成立,面临至少8年监禁

行舟问茶
2025-07-05 00:13:21
云南女孩高考668分,差1分无缘国防科大,放弃985复读,咋样了

云南女孩高考668分,差1分无缘国防科大,放弃985复读,咋样了

砍柴书院
2025-07-03 23:18:03
32国表态,特朗普遏华狠招落地,比关税更猛,美政客:中国有王牌

32国表态,特朗普遏华狠招落地,比关税更猛,美政客:中国有王牌

boss外传
2025-07-02 18:15:03
农村老人捡到残疾猴子养了8年,过路神婆看后脸色大变:这不是猴子

农村老人捡到残疾猴子养了8年,过路神婆看后脸色大变:这不是猴子

红豆讲堂
2025-05-12 13:00:05
徐锦江:我睡遍了所有三级片女星…

徐锦江:我睡遍了所有三级片女星…

年代回忆
2025-03-17 20:33:39
0-2!温网冷门井喷了:2到6号种子全部出局,郑钦文却收获好消息

0-2!温网冷门井喷了:2到6号种子全部出局,郑钦文却收获好消息

侃球熊弟
2025-07-04 23:08:54
毫无预兆,石破茂向北方四岛派兵,俄日激烈对,莫斯科终止对话

毫无预兆,石破茂向北方四岛派兵,俄日激烈对,莫斯科终止对话

顾史
2025-06-03 18:05:00
印度首富安巴尼:300斤儿子难挑大梁,他就把儿媳妇,疼到心坎里

印度首富安巴尼:300斤儿子难挑大梁,他就把儿媳妇,疼到心坎里

墨印斋
2025-04-14 14:13:28
比亚迪被打倒,将是中国汽车最大悲哀!王传福三次哽咽

比亚迪被打倒,将是中国汽车最大悲哀!王传福三次哽咽

芭比衣橱
2025-06-15 14:07:14
女性偷腥后当晚与丈夫同房是什么感觉?一位39岁的女人说出实情

女性偷腥后当晚与丈夫同房是什么感觉?一位39岁的女人说出实情

混音情感
2025-06-29 07:45:48
凌晨转会:1夜3官宣,皇马将出售罗德里戈,阿森纳3消息

凌晨转会:1夜3官宣,皇马将出售罗德里戈,阿森纳3消息

三哥搞笑侃球
2025-07-04 07:36:52
壶口瀑布公驴露JJ遭游客投诉,景区整改给驴戴罩子,结果更显眼了

壶口瀑布公驴露JJ遭游客投诉,景区整改给驴戴罩子,结果更显眼了

小萝卜丝
2025-06-28 10:03:26
日本最美女星遭渣夫背叛5年后首发声!对方在公厕与多名女子纠缠,她为儿子强忍不离还生了2胎…

日本最美女星遭渣夫背叛5年后首发声!对方在公厕与多名女子纠缠,她为儿子强忍不离还生了2胎…

英国报姐
2025-07-03 21:25:42
俄罗斯接收一批全新制造的BMP-3步兵战车 根据战场形势修改设计

俄罗斯接收一批全新制造的BMP-3步兵战车 根据战场形势修改设计

hawk26讲武堂
2025-07-03 12:25:50
姜美武,被查

姜美武,被查

政知新媒体
2025-07-04 09:30:59
英国教授: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统一

英国教授: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统一

诗词中国
2025-07-02 16:01:48
K1373列车脱轨后续:被困3小时,黑衣小伙砸窗通风,处理出来了!

K1373列车脱轨后续:被困3小时,黑衣小伙砸窗通风,处理出来了!

吭哧有力
2025-07-03 18:52:59
749局高人亲述:我见过僵尸,真实的僵尸比恐怖片里的可怕万倍

749局高人亲述:我见过僵尸,真实的僵尸比恐怖片里的可怕万倍

南冥那只猫
2025-06-29 22:59:03
2025-07-05 02:24:49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家居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留学与国内升学: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亲子要闻

2.5万一天的「养娃智商税」,卖不动了?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房产要闻

重磅发布!海南楼市2025上半年Top10榜单出炉!

军事要闻

哈马斯处决12人 罪名包括与以军方合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