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死债不消
作者:jkhate
编辑:一帆
恒大破产了。
1月29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援引港媒报道,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发出清盘令。
根据中国香港司法机构网站披露显示,香港高等法院于1月29日9时30分举行针对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呈请聆讯。庭中,法官称中国恒大至今为止仍然没有提出具体的重组方案,案件延至今已是足够。
因此,法庭决定,向恒大发出清盘令。
消息一出,中国恒大港股停牌,股价跌幅20.87%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在香港股市停牌。
至此,清盘令之后,叱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恒大就此陨落。
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有的鲸鱼死亡被称为鲸落,其巨大的遗褪可以滋养附近的生态环境。而有的鲸鱼死亡,则会因为尸体内细菌分解出的大量气体而猛然炸裂。
在恒大这条鲸鱼的尸爆中,爆炸的冲击波掀起了山东高速集团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纠葛,并令其迅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随着恒大在香港市场的停牌,其高达一万亿的债务问题成为了难以讨回的难题。
而这与山东高速集团的关系,则要追溯到两年前的那次“击鼓传花。”
在2020年9月,恒大集团遭遇了1300亿的债务危机。为了成功化债,许家印通过“债转股”的操作,使得恒大暂时摆脱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本次“债转股”过程中,包括山东高速、中信聚恒、广田投资、华建以及苏宁电器和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等一系列投资公司向恒大伸出援手。
在这之后,山东高速因遵照剥离国有企业所属投资公司的中央要求,决定将自己所持的恒大股份一并打包出手。
山东高速于2020年11月分别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山东高速资源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济南畅赢金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签署了《关于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山东高速资源、山东高速投资和济南畅赢金程分别将所持恒大地产2.1167%、1.4111%、1.1759%共计5.8797%的股权转让给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
转移完成后,山东高速成功回笼资金250亿元。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则遵照合约分批向山东高速支付股权转让款。
按理说,这是一笔两全其美的买卖。山东高速回笼了资金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拿到了在当时来看颇为优质的恒大股份,一切似乎在向着一个看似完美的方向走去。
但谁都没有想到,被外界给予众望的恒大突然爆雷。其股价更是急转直下。
在2020年11月达成转让协议时,恒大股价约为19港元。而在一年零两个月后,恒大股价仅为1.73港元,跌幅高达91%。
股权甩手,这让山东高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恒大债务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却被大雷砸中,其账面资金迅速缩水,在按规定分批支付股权转让款的前两笔后,账面资金却在第三笔转让款上卡了壳。
恒大集团的债务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未来,也牵动着众多债权人的命运。为了第三笔股份转让金的归属,山东高速开始与深圳安居打起了漫长的讨债官司。
根据公开媒体,山东高速披露了一则重要信息:公司已经收到仲裁裁决书。这份裁决书涉及到山东高速与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居集团”)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根据裁决结果,安居集团被要求向山东高速支付20亿元的股权转让款,并支付相应的股权转让款利息、逾期付款违约金等其他费用。
这一裁决对于山东高速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这场胜利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资金回流,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安居集团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据公开资料显示,安居集团的账面现金并不足以覆盖其对山东高速的债务。这意味着,即便仲裁结果对山东高速有利,安居集团也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履行裁决结果。
同时,恒大集团作为安居集团的债务方,其自身的债务危机也对安居集团的偿债能力构成了影响。恒大集团的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安居集团的资金压力。
最后,仲裁裁决的执行过程也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仲裁裁决的执行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这些程序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虽然山东高速集团在与安居集团的股权转让纠纷中取得了仲裁胜利,但其能否顺利收回被欠下的20亿债务,仍然充满了变数。安居集团的账面现金不足,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以及仲裁裁决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是山东高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于山东高速集团而言,这场千里大追踪的债务追讨之路,才刚刚开始。市场和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债务纠纷的后续发展。至于后事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希望山东高速集团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者之间的债务纠纷,是恒大集团债务危机中的一个缩影。随着仲裁裁决的作出,山东高速集团在法律层面上取得了胜利,但债务的偿还仍面临着不确定性。市场将拭目以待,看安居集团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以及山东高速集团的权益能否得到最终的保障。这场债务追踪,不仅是对两家企业的考验,也是对当下地产市场无声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