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任城区李营街道前双村幸福馒头房里灯火通明,村民赵丽霞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屉又一屉的馒头出锅,操作间里蒸汽环绕,到处弥漫着馒头的香味。
“我是公益岗人员,政府有补贴,在馒头房里工作,村里又发给我工资。”说起这些,赵丽霞忍不住地高兴,“有这么一份稳定的收入,白天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日子就像这馒头房里的馒头,越来越有嚼劲了。”
由于幸福馒头房的馒头卫生、劲道、分量足,馒头的回客率非常高,许多周边乡镇村、饭店都纷纷订购。如今,前双村的幸福馒头房每日生产大约3000斤馒头,春节期间每日能达8000斤,与周边乡镇、村庄、饭店开展长期配送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不起眼的小馒头“蒸”出了大收益。
发展“庭院经济”
各村的资源禀赋迥异
任城区坚持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收入4000元,不孬。”在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郗庄村,不少赋闲在家的妇女学到了技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心里畅快了起来。
基于“妇女劳动力富足,但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郗庄村盘活一处1.4亩的闲置院落,建成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可吸纳本地劳动力约100人,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4万元。”郗庄村党支部书记伊祥涛介绍,该中心有800平方米服装加工车间,与3家服装企业签订长期代加工合同,实行“合作经营+注资分红”模式,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长沟镇赵王堂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铁编史的铁丝编织专业村,村里有80%的人都有铁编手艺,有家禽运输笼、厂矿企业用网、高速护网等生产工具和吸纳篮、铁艺酒架子等几十个铁编种类。
由于赵王堂村铁编生产大都是家庭作坊、自产自销,销路和价格不稳定,为了让铁编产业走出“庭院”,赵王堂村两委帮助村民注册公司,通过“公司派单+村民接单”加工运营模式,实现村民在家加工、公司上门收购,生产、销量呈现新突破。
小小庭院撬动“大市场”。截至目前,赵王堂村已然成为电商专业村,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元,实现直接利润4000万元,带动辐射周边就业劳动力达3000多人。
当下
任城各地都在引导村民
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
发展乡村庭院经济,拓展村民增收来源。
通过发展一批庭院特色种植、
庭院特色养殖、庭院特色手工业、
庭院特色休闲旅游、
庭院生产生活服务等发展路径,
助力乡村新业态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