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立足实际,因村制宜,探索推行党组织跨村联建,以组织联建带动产业联营、治理联动,推动服务共享、抱团发展,实现乡村连片振兴。
刘树兰是陈庄镇道口村的苹果种植户,她家的6亩苹果地每年可采摘苹果2万斤,然而这么高的产量却让她犯了愁。
如何才能让苹果存储的时间更长,卖个好价钱,陈国富想到了建冷库。然而高昂的建设费用却让人望而却步。
让陈国富意想不到的是,去年我县探索推行的党组织跨村联建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陈庄镇道口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富说,道口、新立、新发、索镇、临河五个村筹集资金,建了一个600吨的小冷库,投资120万,通过实验,还挺好,老百姓挺满意,存的苹果错开销售旺季,还卖了个好价格。今年又投资450万,建了一个1700吨的大型的冷库,这样周边村的苹果、瓜果都能储存,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有了好的收入,集体也能增收。
利津县紧紧抓住全省“跨村联建”重点跟踪指导县重大机遇,划分76个联建片区,全部成立党总支,聚焦搭建利益联结体,由联建党总支牵头成立共富公司、片区合作联社等经济组织,整合各村零散资源,实现并肩作战、同向发力,推动共建共富;出台1+6系列文件,建立常态化跨村联建推进机制,成立县级共富公司,投资2730万元,支持跨村联建产业链主项目24个,带动配套项目22个,撬动社会资本5595万元,实现区域统筹、片区共富。联建片区按照“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组织定位,设置产业、治理、文化、服务、群团、人才6个功能型党支部,打通了党组织引领片区资源整合、跨村治理、产业联动的“高速通道”。
利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林智涛说,推行民主议事“五步决策机制”,牵头成立合作联社13个、共富公司56家,谋划实施联建项目182个,成立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组织183个,初步形成“共治、共建、共富、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