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瑞德 -
哥哥病逝欠债20余万 残疾弟弟11年还清债务
李瑞德,男,汉族,1970年7月生,梁山县黑虎庙镇西小吴村村民。
李瑞德双腿残疾,只能拄着双拐生活。2009年哥哥罹患肺癌,治疗两年后仍不幸于2011年去世。母亲年迈,哥哥去世,嫂子改嫁,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还欠下21万债务,照顾侄子侄女,替哥哥还债,李瑞德得撑起这个家。
由于双腿残疾,李瑞德只能靠在十几亩地里耕作。为了能把地里的收成最大化,李瑞德学习科学种田的方法,选育良种,精准施肥,科学种田。李瑞德又开辟荒地,在河沟旁、坝子头等荒地上种上地瓜、土豆、萝卜、花生等经济作物,等结出了果实,就拿着去集市上卖,农闲时候,李瑞德去附近工厂干点手工活,留够家里吃喝的,剩下的就都还债,几块、几十块的攒钱,攒够一两千,就先还人家。
近年来,李瑞德家的生活条件有所好转,政府给解决了低保,李瑞德也当了村里的公益岗,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上学村里也帮扶着,地里收点庄稼挣点钱,慢慢的一年也能还上一两万。他用11年时间,偿还债务21万元,这位残疾弟弟为哥还债,用责任担当诠释了一诺千金的含义。
李瑞德被评为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
- 孙令昭 -
四十载誓言铿锵 勇担当初心如磐
孔令绍,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曲阜市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曲阜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孔令绍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辅导员、山东省优秀退休干部、山东好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 陈超 -
60年薪火相传只为守护那一片林海
陈超,男,汉族,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泗水县国有黄山林场场长。
林场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济宁市唯一一处天然次生林林场。陈超祖孙三代人,正是这“绿色长城”的参与者、建造者、守护者。2001年,17岁的陈超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护林员。他22年如一日,一年330多天在山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从1966年至今,祖孙三代护林近60年,每人每天平均步行巡山15公里,三代人累计护林行程达29万公里,穿坏布鞋、黄胶鞋200多双。正是有了几代林场人经年累月与大自然的“切磋打磨”,连绵荒山上培育起了4000多亩山林。护林员的工作十分辛苦,功夫在脚底下,很多经验要靠走出来。一句承诺,22年坚守,7000多个日日夜夜,以山为伴,以树为友,没有豪言壮语,勤勤恳恳地守护着这片父亲和爷爷付出一生心血的山林。带着完成承诺的使命感和充实感,陈超干劲十足,他表示一定会继续负重前行,为林场无私付出,为守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
陈超被评为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
- 刘灿明 -
四十三年不辍 当好“守护人”
刘灿明,男,汉族,194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汶上县郭楼镇丁庙村村民。
在刘灿明老人家门口有一座耸立的铁架,罩着石板,上边用醒目的红字写着“国家永久性测量标志”。在他掏出的一叠证书中,有退伍证、党员证、三等功荣誉证书等,其中省测绘院颁发于1990年12月的《测量标志委托保管证》,引人注目。
1980年6月,测绘局来到刘灿明家门外,对测量标志上损坏的木架子进行维修并更换为铁制。当时刘灿明在旁边帮忙,测绘局人员注意到了他,于是一名测绘局干部“口头任命”刘灿明成为测量看护员,而刘灿明也爽快地答应下来。也正是这一承诺,刘灿明开启四十多年漫长的测量标志看护之路。由于测量看护员工作,刘灿明就再也没有离家出过远门。从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里,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多次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默默坚守在铁塔前。直到2010年以后,刘灿明终于领到了每月几十元的铁塔养看护费用。费用本就不多,“驴脾气”的刘灿明坚持称这些费用是国家让他用来保养和维护铁塔的,谁也不能乱动,他将每一分钱的去处都仔仔细细地记在一个本子上。
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地退伍老党员,用四十三年的坚守让丁庙村测绘铁塔成为坚不可摧的测绘堡垒,四十三年的奉献,让这位普通的农村党员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刘灿明被评为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
- 李守安 -
四十五年如一日 只为当初一个承诺
李守安,男,汉族,1946年4月生,中共党员,原金乡县羊山镇五所楼村党支部书记。
1962年,刚刚毕业的李守安,回羊山镇五所楼村担任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在13年的团支部生涯中,李守安干劲十足,并于1976年当选为村支书,也就是在那时,他向村民们承诺“一定要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
为了这句承诺,李守安坚守了45年,在这期间,他骑坏了三辆自行车,两辆电动车。1980年,他一人骑行40多公里,到巨野县考察电线杆,组织村民步行2天,运回电线杆23棵,从立杆到架线他们又折腾了6天多,实现了全村通电的愿望。他带领村民奋战一年半打了52眼机井,结束了村民靠天吃饭的困境。1983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捐款捐物,带领村民吃住在工地,1年多的时间为村里盖起了全镇第一所教学楼。1990年修了通往外界的柏油路。在他的带领下,换来了全镇第一个用电村、第一个拥有教学楼村、第一个街巷道路硬化村……五所楼村的发展一直走在全镇全县的前列。如今,退休后的李守安总会在村里转转,村广场、活动室、小树林里都能看到他同村民们拉家常的身影。李守安说:“我要把国家的好政策讲给大家听,今后义务宣讲就是我的主战场”。
李守安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宁市优秀党支部书记、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