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赵状元不会知道,他的卷子在今天还能特别火!这份目前唯一流传后世的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状元卷旁边的多媒体互动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让文物可以和观众实时“对话”。青州博物馆副馆长杨华胜说,数字化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文物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
不只是这份状元卷,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丰厚的文化遗产,宛如璀璨的星辰。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文化片区建设,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在文化“两创”中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加强系统保护,守牢文化遗产安全底线
在山东这片人文沃土上,古籍典藏丰富厚重,文化遗存、遗址连山排海,拥有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大运河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居全国第一;拥有671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登录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我省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好顶层设计,实施顶格保护。相继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将文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
2022年以来,全面推动16市完善“先考古、后出让”配套制度建设。青岛老城近代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选国家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曲阜孔庙、孔府和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的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底线守得更牢。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山东省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非遗保护的顶层设计、四梁八柱不断建立健全。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成为全国首批通过验收、正式命名的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青岛市、东营市入选全国8个“非遗在社区”试点市,全省5个社区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探源中华文明,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山东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彰显责任担当。
“我省境内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文化谱系完整、文脉传承、高潮迭起的发展链条,成为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佐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山东以擦亮“海岱考古”品牌为抓手深化考古研究,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重大考古发掘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果。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1990年至今,山东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
伴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持续深化,邾国故城遗址、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旧石器时代考古取得重大进展,以跋山、水泉峪遗址为中心的跋山遗址群的发掘与调查,基本建立起距今10万至1万年的考古学序列。
“随着新的考古探索和考古材料的逐渐增多,不仅山东学者,河南学者也越来越意识到海岱地区文化对中原地区的深刻影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孙波说。
突出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围绕让文物活起来,我省加强挖掘利用,创新转化手段,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纳入旅游线路,促进了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相互赋能。目前,全省已对外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
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的展览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博物馆里过大年。众多展览中,“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人气爆棚。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展览实现了信息的多样化传达,提高了展览的可视性、互动性。据统计,正月初一到初七,山东博物馆总参观人数近15万人次,跻身春节假期国内博物馆热度前十。
同样是龙年春节,穿汉服出游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据悉,曹县汉服产业春节期间销售额高达3亿元,同比增长超50%。皮影成了马面裙花纹,曹县柳编做成汉服配饰,运用木雕技艺制作汉服发簪……融入非遗文化成为曹县汉服独有的浪漫。“借助汉服载体,非遗文化走入大众视野,细节中彰显出曹县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曹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付敏说。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各类非遗企业和经营业户120多万个,年产值16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400万人,命名省级“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60个,认定省级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各20个,涌现出一批以年画、中国结、木雕、葫芦雕刻、草柳编等为主业的特色村镇,帮助大量农村人口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在古城触摸历史文脉,用AI技术实现文物复原,“新中式”“国潮风”走进时尚生活,文物古迹与现代城市和谐共生,非遗手造赋能惠民致富……随着我省持续推动文化“两创”,底色厚重的文化遗产正在齐鲁大地上绽放时代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