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荒山绿化,济宁书写生态“答卷”

0
分享至

今年济宁市将完成5292亩荒山绿化

三月芳菲,春风拂绿。在泗水县、邹城市、曲阜市等地的荒山绿化项目区,成片成片的侧柏、黄栌长势良好、生机勃勃。

昨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2022年以来,全市锚定打造“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先行区”为目标,启动了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荒山绿化6.2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5%,建设水井71眼、蓄水池230个,铺设引水管网395.5公里,建设护林房173个、封山墙和硬质隔离224公里、视频监控点12处,新落实护林公益岗2171名,设置封山育林警示牌268块、责任公示牌119个,172个新造林山头全部落实封山育林措施。

据了解,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荒山绿化面积1.74万亩,实际完成1.79万亩,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今年是全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全市将持续抓好全年荒山绿化节点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实施并高质量完成5292亩绿化任务。

在荒山绿化过程中,全市创新性实施“五个专门”(即专门绿化队伍、专门配套设施、专门管护队伍、专门管护设备、专门资金)、“五个责任”(即包保领导责任、技术指导责任、施工单位责任、监理单位责任、长期管护责任)造管护荒山绿化全链条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形成了荒山绿化的“济宁模式”。

水清天蓝环境优

看,这就是美丽济宁的生态答卷

去年,济宁市9个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II类,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优良个数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率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济宁市聚焦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重点任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全面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南四湖水质连续20年持续改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更新迭代、扬尘源加压管控,济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济宁蓝”逐步成为常态。

人工湿地达到74个

中水净化能力每日100万立方

过去一年,济宁市着力开展工业、农业、生活、船舶“四水共治”。制定《济宁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完成2223个排污(水)口整治工作。完成15.48万亩稻田退水治理任务和2.3万亩渔业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累计完成596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好已完成治理的975处农村黑臭水体的成效巩固。实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30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外排水达到准四类标准;累计完成雨污合流道路改造349.7公里、雨污合流小区改造1512个,11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合流管网“整县制”清零。

济宁市科学开展增殖放流,2023年累计放流鲢鱼、草鱼等优质鱼苗2000万尾,实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投资1000万元开展菹草收割资源化利用研究,购置菹草打捞设备130套,打捞面积约13万亩,大幅降低菹草腐烂对水质的影响。按照“一河一湿地”思路,完成11个入湖口人工湿地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44家规模化污水处理厂配建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总数达到74个,中水净化能力提升至每日100万立方。

去年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62.5%

近年来,我们切实感受到济宁的空气越来越清新,“济宁蓝”逐步成为常态。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8,改善幅度全省第3位;优良天数比例62.5%,改善幅度全省第2位;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3位;臭氧浓度为178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1位。

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济宁市印发《济宁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修订《济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会同21个市直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济宁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为引导企业提升环保绩效水平,济宁市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动员重点行业企业积极提标改造,向高环保绩效水平看齐。持续开展现场指导帮扶,以铸造、制药、焦化、水泥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以培育更多企业成长为国家级和省级标杆企业为核心目标,兼顾加快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绿色化发展。

全市建设用地

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土壤和地下水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2023年,济宁市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开展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筛选25个关停搬迁闲置地块纳入济宁市第一批优先监管地块清单。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完成104家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检测。

固体废物监管不断深化。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立“1+1+6”组织体系,出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工作细则、推进机制等制度文件。纳入全省计划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强力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以黄河干线外延10公里、大汶河岸线外延5公里、1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外延3公里范围为重点,在全市范围排查整治各类固体废物的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地下水试验区建设方面,济宁市在全国率先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与管控方案》,初步建立地下水重点区分类分级管控体系并创新形成“北方岩溶区地下水富水性、脆弱性分层评估”的技术模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管楼层多高,这7个楼层是“最吉利”楼层,并非迷信,而是共识

不管楼层多高,这7个楼层是“最吉利”楼层,并非迷信,而是共识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6-27 03:30:13
大S儿子不甩汪小菲,自曝想帮马筱梅原因曝光

大S儿子不甩汪小菲,自曝想帮马筱梅原因曝光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7-12 17:48:58
康生已去世多年,他的儿女过得怎样?儿子已过百岁,女儿是工人

康生已去世多年,他的儿女过得怎样?儿子已过百岁,女儿是工人

说不完的历史
2025-06-16 14:54:59
58岁地铁司机退休前爆料:深夜车厢多出5节,里面坐满穿旗袍的人

58岁地铁司机退休前爆料:深夜车厢多出5节,里面坐满穿旗袍的人

内向的故事小生
2025-07-07 13:58:46
央视直播美国大满贯13日赛程,林诗栋对张本智和,王楚钦战勒布伦

央视直播美国大满贯13日赛程,林诗栋对张本智和,王楚钦战勒布伦

乒乓球球
2025-07-12 16:37:55
山东女子500元被卖掉,受养父严重虐待:耳朵被撕裂,尾椎骨被打断!18岁创业现拥有三家工厂,寻亲成功后欲讨公道

山东女子500元被卖掉,受养父严重虐待:耳朵被撕裂,尾椎骨被打断!18岁创业现拥有三家工厂,寻亲成功后欲讨公道

扬子晚报
2025-07-12 08:45:32
美国上将直言:中国这4个人的出现,让美西方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美国上将直言:中国这4个人的出现,让美西方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顾史
2025-06-29 05:50:04
输不起?曝国足为避免垫底使用盘外招,或提前召回在中超效力的港脚

输不起?曝国足为避免垫底使用盘外招,或提前召回在中超效力的港脚

云隐南山
2025-07-12 12:43:36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银河史记
2025-07-12 15:44:33
张本智和4-2林昀儒晋级WTT美国大满贯男单4强,半决赛将战林诗栋

张本智和4-2林昀儒晋级WTT美国大满贯男单4强,半决赛将战林诗栋

直播吧
2025-07-12 13:10:07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第四国参战?局势变成3对1,乌克兰对华发起制裁,中方立场很明确

第四国参战?局势变成3对1,乌克兰对华发起制裁,中方立场很明确

史纪文谭
2025-07-12 19:45:06
死亡率高达70%!天津重症医学科医生紧急提醒:高温天,千万别干这些事!

死亡率高达70%!天津重症医学科医生紧急提醒:高温天,千万别干这些事!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21:55:06
天水铅超标几千倍的糕点,是加了什么颜料?疑点浮出,细思极恐!

天水铅超标几千倍的糕点,是加了什么颜料?疑点浮出,细思极恐!

乌娱子酱
2025-07-10 14:11:34
为什么说回族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说回族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匹夫来搞笑
2025-07-07 18:27:59
全球最快!国产高铁CR450“过于先进不便展示”:未来京沪线或仅需3小时

全球最快!国产高铁CR450“过于先进不便展示”:未来京沪线或仅需3小时

闪电新闻
2025-07-12 08:58:27
92年初恋撕碎我军校录取书,8年后我肩扛2星返乡,重遇一直未嫁的她

92年初恋撕碎我军校录取书,8年后我肩扛2星返乡,重遇一直未嫁的她

源远讲堂
2025-07-08 13:56:29
创下5年来最大跌幅,养老金涨幅降至2%,未来会停涨吗?

创下5年来最大跌幅,养老金涨幅降至2%,未来会停涨吗?

数字财经智库
2025-07-12 12:32:39
济南市一栋五百多平的独栋别墅拍卖,被人捡漏135万就买下

济南市一栋五百多平的独栋别墅拍卖,被人捡漏135万就买下

天天话事
2025-07-12 16:30:50
已确认!是演员王一博!

已确认!是演员王一博!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7-11 10:14:19
2025-07-12 21:11:00

头条要闻

媒体:3万亿公积金放"大招" 真的可以用来付首付了

头条要闻

媒体:3万亿公积金放"大招" 真的可以用来付首付了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涨粉超400万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亲子
艺术
房产

数码要闻

联想、惠普、机械革命都来BW25了,B站话语权这么强了?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亲子要闻

宝蓝和爸爸在商场玩躲猫猫!爸爸怎么找都找不到,隐藏的太好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8大新盘曝光!2025下半场,广州主城开卷厮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