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坚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倾力扶弱济困,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联合民政部门,印发《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扎实完成2024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动态调整机制,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为参照,科学动态调整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自2008年以来,我市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已实现二十连增,惠及全市33万余名困难群众。
聚焦“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老年人食堂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级资金800万元,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助力打响“孔孟之乡·孝当先”养老服务品牌。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全力支持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加大托育机构财政扶持力度,着力降低入托费用,真正办成“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人民满意普惠托育。
积极扶残助残,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安排残疾人康复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持续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将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9元,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9元。连续两年将“免费为我市脑瘫儿童开展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市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争取省财金健康集团捐助1000万元,全市已有217名脑瘫患儿免费接受康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