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从尴尬出街到自信游走,潍坊“同袍”有话说

2024-03-05 14:57:24 来源: 网易潍坊 举报
0
分享到:
T + -

龙年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将历代传统汉服带上舞台,演员们的美好演绎让跨越千年的文化元素焕发新生,让无数观众直呼“绝美”。如今,汉服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并且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有谁知道十几年前着汉服出街是件多么尴尬的事。从小心翼翼到扬眉吐气,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来听听我市最早一批汉服爱好者的肺腑感言。

  汉服爱好者在十笏园体验传统民俗。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十多年前着汉服出街挺尴尬

来自寿光的“85后”王凯蔷,是在大连上大学期间接触到汉服的。大连被誉为服装名城、时尚之都,高校多,年轻人多,大家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快一些。那时的“连汉堂”是当地活动比较早、质量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的汉服社团之一。

真正开始关注汉服,是在2010年。王凯蔷开始在网上搜索山东的汉服群,很快就找到家乡潍坊的群组织。那年的七夕节恰巧在暑假期间,她在寿光第一次参加了潍坊市级规模的汉服活动。“印象特别深刻,一共20人左右,以‘80后’‘90后’为主,潍坊城区和寿光、青州、临朐等县市区的都有。”

“当时最响亮的两句口号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着我华夏霓裳,兴我礼仪之邦’,所以汉服复兴的初衷就是文化复兴,而不是单纯的一种衣服款式。”王凯蔷说。

如今,汉服出街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十几年前可真是有点尴尬。“经常被问是不是韩服、和服,还有很多不好听的声音。”王凯蔷说,走在路上被语言攻击、被偷拍是常有的事。除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最强烈的阻力来自家人,“我妈妈不理解,还反对,不过我不服她,读书人为往圣继绝学,多我一个人肯定多一份力量”。

  王凯蔷将马面裙融入日常。

喜欢汉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在王凯蔷看来,汉服非常讲究形制,因为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是有文化意义的附着,所以在价格上偏贵。“2010年前后,汉服价格整体比较高,网上名气比较大的品牌马面裙几千元一条。虽然接不到商演,但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也愿意自费去买汉服,穿出去宣传汉服文化。”王凯蔷说。

在王凯蔷印象里,2015年以后,街上穿汉服的人渐渐多起来,对衣服形制的追求也不再那么严谨,平价汉服越来越多,周围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友好了一些,已经不太需要特意穿出去推广普及了。

王凯蔷自幼喜欢手工,她自己曾经动手改造过好几件汉服,改动了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汉元素。自从结婚生娃后,她已经好几年没有参加汉服团体的活动了。“上一次参加还是几年前在寿光仓圣公园举办的花朝节活动,三四十人华服丽影,风雅翩翩,规模壮观,看着好感动。”王凯蔷说。

  引祠

完全融入生活,全年汉服出行

无独有偶,家住高新区观云里小区的引祠“入坑”汉服也15年了,从大学时代身着汉服行走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里,到如今汉服妥帖地“长”在身上,汉服已经完全融入引祠的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引祠选了一套红色圆领对襟比甲内搭粉色立领对襟琵琶袖短衫,搭配孔府马面裙,无论是逛商场还是逛公园,毫无违和感,走到哪都喜庆又拉风。

结缘汉服,起于2009年。那年,引祠在一次成人礼上担任执事,第一次穿上整套的汉服“行头”。“那时候,汉服刚刚起步,没有什么汉服商家,也没有人穿这种衣服,大家都是从图书馆、博物馆找各种文物的资料图片,‘扒’下它的剪裁图发到贴吧里,‘袍子’们(喜欢汉服的群体统称“同袍”“袍子”)根据剪裁图自己买布料、找裁缝,然后‘指点’着裁缝一点一点做出来。”引祠说,最早的汉服商家,其实就是从几件、十几件衣服开始做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的汉服商家、款式都越来越多,挑选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引祠日常穿着汉服。

交领窄袖+马甲、飞机袖+旋裙、褙子+百迭、圆领长衫+宋袴……引祠有整整两衣柜的汉服,可以说,一年365天,她几乎每一天都穿汉服。每次将自己的穿搭发在社交平台上,都有一大批粉丝追问各种问题,她也乐于向大家做一些关于汉服的科普和宣传。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好奇地问:汉服还需要科普宣传?那是自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会问,汉服日常怎么穿出门?引祠介绍,现在市面上的汉服风格基本分为复原类、仙侠类、日常类及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审美融入汉元素的款式,而她常穿的弓袋袖、窄袖或直袖就是通勤款,对她来说,像大家穿牛仔裤、T恤衫一样日常、随意。

汉服不是复古,是传承和表达

对于时下流行的“汉服风”,潍坊学院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老师孙亮亮给出自己的见解:中国有礼仪之大,称之为华,有服章之美,称之为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瑰宝,汉服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因其独有之美在年轻受众圈中持续发酵,在各社交平台声量越来越高,汉服俨然成为一种新国潮。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今年春节期间,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让喜庆的节日多了几分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随着天气回暖,选择穿着汉服出门赏花、春游,成为又一道春日新景。着汉服已经从小众爱好转变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身着汉服并不意味着复古,而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汉服的流行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仅具有审美上的意义,更是体现了人们基于文化认同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孙亮亮表示,在“汉服热”的背后,也需要有一些冷静的思考,不要被一时的消费炒作裹挟,盲目跟风、失去理性。“热”的应该是传统文化,“热”的应该是文化自信。不要热了流量,冷了情怀。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潍坊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