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开发区“映像烟台”酒店吃到“麻辣小海鲜”的时候,脑海中泛起一个越来越强烈的词语竟然是“井冈山”。
用鲍鱼仔、小海螺、海丁螺、小螃蟹钳腿等组成的原料堆积在碗中确实像一座小山。但我说的不是形状,而是这道菜的创意让我
格外浮想联翩起了井冈山。
中国人都知道,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后的红军队伍奔赴了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代表什么?代表毛泽东为代表的聪明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科学地吸收运用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模式。
而眼前这碗麻辣小海鲜,也是立足于烟台食料的实际,创新地吸收了外来饮食文化尤其是川菜的“麻辣”特色,脑洞大开地创立了一道崭新的菜品,让它迅速地成为了当下烟台“网红”之菜!
这是烟台餐饮行业的一场革命的一个标志呢!
烟台海鲜自古闻名遐迩。鲍鱼、海参、对虾、干贝、鱼肚等等都是烟台人贡献出去的“美食海八珍”之属。烟台厨师们也用它们创造了葱烧海参、焅大虾、芙蓉贝丁等鲁菜体系中众多著名的美味佳肴。但烟台还有很多当地百姓喜欢的小海鲜。这些美味易得价格低廉却难以保存而很少运输到外地的小海鲜,在烟台百姓餐桌上被民间高手厨师们创造出了独特的烟台风味。像辣炒蛤、姜汁海兔子、辣根毛蚶、红根菠菜凉拌海红、小桃花虾辣炒大白菜、大葱拌八带海蛎子疙瘩汤等都是烟台当地人百吃不厌的“小海鲜佳肴”。
这些小海鲜,大多数附加值并不高,不值得人们千方百计地运输出去并精心加以推广成鲁菜名吃。但在烟台本地它们却是极具烟台特色的海鲜小吃。如何把它们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利用,让它们增添时尚风味地吸引外地游客?如何让外地游客感觉到他们真正享受到了价廉物美的烟台本地特色海鲜?如何让外地游客吃到他们日后念念不忘的烟台滋味?
从这个高度上讲,映像烟台的麻辣小海鲜真正是井冈山般的革命创意呢!
坐在映像烟台酒店三楼的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雅间中,惬意地品尝着这“井冈山式”的“麻辣小海鲜”,心情真是好极了。厨师们是很聪明地:所有小海鲜都保持着外壳的全貌:这不仅是商家成本计算的聪明,也是对顾客消费权利的尊重呢:烟台本地人可以享受到“货真价实”的体验,而外地食客们自然可以“一识庐山真面目”地欣赏到烟台小海鲜的本来面目。
箝起那闪着诱惑油亮的小海鲜吧,初入口的滋味,自然是风靡一时的川味麻辣—但不是那种浓烈到极致的大麻大辣。麻辣风味初登港城的时候,西南河路南头的麻辣火锅天天门庭若市,当年上夼西路一边一个麻辣店儿:东边的香辣爬虾麻辣蟹和西边的麻辣鸭头锅那都是浓烈到极致的麻辣。而现在的麻辣体验是一种稍微带点儿挑逗意味的清冽的小麻辣,一点儿不影响你稍后的海鲜滋味体验。
丁螺肉随后直接可以吮吸入口,海螺、鲍鱼等则要挑(此处第三声读如挑逗的挑,烟台人吃小海鲜常常要使用的一种美食动作)出鲜嫩的壳内鲜肉,弹弹地咬下去,正宗的烟台小海鲜的滋味瞬间充溢了你的口腔,闪亮了你的海鲜口感,滋润了你的烟台美食记忆!
是呢,吃这道菜本就是要体验烟台小海鲜滋味的。井冈山,再怎么吸收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要解决中国本地革命的问题。麻辣小海鲜,再怎么吸收外来的川味粤味湘味淮扬味,也是要立足本地食材发扬鲁菜风味的呢—不吃出海鲜的地道滋味,怎么算烟台的美食体验?!
作者简介:
尹浩洋,50年代肖狗男。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幸遇恢复高考,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获文学士。
旋在烟台乡村教学6年,因爱好写作1990年参与创刊《华夏酒报》,1992年初参与创刊《海南经济特区报》,夏天回乡参与创刊《烟台晚报》并任首席记者多年。发表作品近两千万字,百余篇文章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好新闻。
现任烟台市作协副秘书长兼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专心研究烟台文史文化多年,出版著作3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