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农稳社稷。
近日,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显示,2023年烟台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6.92万亩,同比增加1.16万亩,增长0.26%;单产414.54公斤/亩,同比增加9.22公斤/亩,增长2.27%;总产189.41万吨,同比增加4.68万吨,增长2.54%。
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连续3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抓重点、真投入,出真招、谋实招,单产提升,开局之年粮食再获丰收。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得益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今年以来,烟台聚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千方百计挖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潜力,坚持因地制宜,总结归纳了4种作物单产提升技术路径。
依托“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推广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包片夺丰收。
积极开展机收减损比武,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27%,远低于省级要求标准。
示范带动提单产。烟台持续实施粮油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在莱州开展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工作,建设10个“百亩田”、10个“千亩方”、5个“万亩片”。
主推密植技术模式,集成配套各类资源措施,精准管控各生产环节,提高关键措施到位率,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莱州高产攻关田一地块,小麦、玉米两茬作物先后斩获省高产竞赛第1、第2名的好成绩,周年两季亩产2088.26公斤,创造了全市周年两吨粮新纪录。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稳面积才能稳产量。面积的增加得益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也得益于一系列稳粮重农政策的实施。
烟台积极盘活农村撂荒地,年内推进荒芜耕地和弃管果园分类处置、复垦复种10203.6亩,将“闲置耕地”变成“高质粮田”。
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高产稳产根基。2023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5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产出能力明显提升,亩均粮食综合产能提高10%-20%。
事实证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要严守耕地红线,一寸都不能浪费。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方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防灾减灾落得实。烟台进一步增强“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不断提升农业灾害风险监测识别、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能力,推进农业灾害防控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以市站监测点为基础,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危险性重大病虫害实行动态时空监测。
今年以来,全市共安排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专项资金2215万元,依托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等,多渠道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控,累计完成作业面积334.27万亩次,小麦条锈病、玉米南方锈病实现零见病。
政策有“方”,丰收有“数”。烟台对粮食生产成效突出的3个市分别给予250万、150万、100万元奖励。
落实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支农惠农资金3.8亿元。
产粮大县全面完成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全市小麦投保率达91.30%,玉米投保率达82.52%。
让种粮农民有钱赚、不吃亏、多得利,多措并举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聚力推动粮食生产再创佳绩。
“烟台市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是一个辉煌的成绩,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之以恒采取有效措施,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努力为新一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为保障山东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