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冲万亿,抢开局,烟台紧锣密鼓研究出台开年“一揽子”政策措施。
1月8日,烟台市政府出台《关于提振发展信心巩固向好态势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经济首季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一季度项目建设全面起势的若干措施》,并制定加强工业增量项目调度工作方案,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促进一季度经济快速起势。
“观烟台”受权发布“3+1”政策措施全文及有关解读。今天对话烟台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
2023年,烟台如何在疫情迷雾和国际复杂局势下,逆势突围?如何决战决胜万亿俱乐部?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昨天接受“观烟台”专访,纵论烟台2023发展大势。信息量大、权威,推荐一读!王松杰主席走访调研企业,“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成为2022年重要印记。
观烟台:刚刚过去的2022年,烟台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市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请您综合分析下今年烟台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战略机遇,推动烟台由加速蓄势向全面起势转变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王松杰:截至目前,烟台市取得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额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全省第一的好成绩,为全省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的冲刺之年。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努力在变局中开创新局,从危机中孕育新机。一是重大战略加快实施,“进”的势头更加强劲。山东省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烟台市最大的机遇,烟台市在省三年行动计划中入选项目392个、总投资1.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10亿元,3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乘重大战略之势,顺应而进,烟台市发展空间和速度将进一步扩展提升。二是政策措施集中释放,“提”的信心更加坚定。近期市政府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在支持科技创新、强化金融赋能、完善要素支撑、夯实民生保障以及促进重点项目全面起势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45项、延续执行70项,为推动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促进一季度快速起势,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全面提振社会信心,巩固经济发展向好态势。三是产业培育强力攻坚,“稳”的基础更加牢固。2022年九大产业实现产值约8700亿元,过千亿产业集群达到5个。2023年通过继续深入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全力抓好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等产业领航项目建设,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九大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四是重点项目量好质优,“强”的支撑更加凸显。全市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400个、总投资1.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81.9亿元,规模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一大批层次高、体量大、对区域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全面进入建设主攻期,将形成强大的即期拉动效应。
观烟台:发改部门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工作重点是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牵头调度和政策研究,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我们知道,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今年烟台能不能行,关键看上半年,难点在一季度。发展后劲看投资,投资看重点项目,一季度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市发展改革委有哪些硬核措施,打好首季开门红、开门稳?王松杰: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局、平稳起步,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一季度项目建设全面起势的若干措施》,确定“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达到65个以上,完成投资超800亿元;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74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力争达到8%以上”的目标任务。着重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力提速项目建设。盯紧关键节点,督促各项目责任单位加快落实建设条件,逐月制定重点项目开复工清单,确保一季度新开工项目的开工率达到30%以上。计划于春节后、2月底前分别组织开展全市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全市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同时,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示范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全市挂图作战平台,实行“挂图作战”“蓝黄红”管理,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推进。二是精准有效保障项目推进。发挥要素保障创新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效能,大力推行“四证齐发”模式,努力做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土地方面,优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重点项目,积极推动省市重点项目预支土地指标。资金方面,充分发挥债券资金作用,用足用好首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优先安排在建项目和一季度新开工项目,确保一季度末获得首批债券资金支持的项目确保全部开复工建设,债券资金支出率不低于50%,带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采取发放返岗交通补贴等方式强化施工人员力量保障,保持项目建设连续性,保障项目施工进度。三是加大重点项目奖补激励力度。设立“重点项目谋划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项,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选表彰。组织开展新开工项目擂台赛,围绕各区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谋划争取等方面开展季度考评,并加大一季度项目增量指标考评权重,对考评结果前五名区市奖励500万元—100万元,激发各区市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动力。观烟台:新一年,发改部门在招商引资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重点方向是什么?王松杰:烟台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与央企国企合作工作,2022年,烟台市在央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落地三个央企总部,我市独占两席。今年,我们将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确保在央企国企合作方面再取得新成绩。一是探索建立协调联动的全员招商机制。建立“1+1+3+8”工作体系,即1个双招双引领导小组、1个工作专班、3个产业链招商团队、8个领域招商小分队。营造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双招双引、全员开展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二是探索建立环环相扣的全程管理机制。从筛选目标、精准对接、深入洽谈、促进落地、解决制约,到服务运营形成闭环管理模式,保障招引成效。特别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抓好后期服务工作。三是探索建立支撑引领的项目生成机制。注重规划引领,围绕系统重要性产业制定发展规划,最近又形成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盘出项目,促进优势产业聚集。注重资源引领,大力推介优势资源,将核风光资源作为吸引项目的重要力量。四是探索建立新赛道下的差异竞争机制。研究在推进双碳战略中引进项目,建立要素保障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能耗等7种要素,重点支持战略项目落地。探讨以资本为纽带引进央企项目,带动“三大核”“三大动力”等能源企业在烟台投资更多项目。总的目标是,实现对接联系海工科工、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信息通讯、军工企业等8个领域98家央企走访对接全覆盖;对8个拟落地的央企国企总部机构,主动跟进,引导选址落地;力争在北京举办“2023年央企强企烟台城市推荐大会”扩大烟台市影响力,吸引更多国企央企到烟台市投资兴业。观烟台:清洁能源是烟台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烟台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先发优势,规模居全省第一,2023年将如何布局,实现新飞跃?王松杰:2022年我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00万千瓦、占比52.5%,在省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中荣获一等名次。2023年坚持示范带动、绿色转型,持续壮大清洁能源规模,打造“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在特色园区培育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要加快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核电及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打造全省绿电生产样板区、国家零碳产业示范区。烟台3060创新区,要加快新能源设备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持续推动核岛主设备、新材料等产业研发及产业化,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长岛国际零碳生态岛,要加快推动清洁车船替代,高水平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要支持头部企业发展风电主机、塔筒制造等,带动风电安装运维、配套生产等产业业态,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氢能、储能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推进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绿氢与绿色甲醇产业园等建设,打造低碳园区样板。二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争取全年引进10个以上清洁能源产业项目。集中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海阳核电二期、招远绿色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开展海阳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莱阳清洁能源基地前期工作,争取华能上海电气半岛北、三峡半岛北海上风电场、中广核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力争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占比达到54%。三是在创新平台搭建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抓好国电投核能总部、中核高温气冷堆研究院、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其中,国电投核能总部正式启动建设;中核高温气冷堆研究院完成公司注册,开展高温气冷堆项目涉及的服务工作;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开展先进核能装备等重点项目研发创新,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四是在重大会议举办上实现新突破。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烟台国际论坛、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烟台国际论坛举办期间,同步举办2023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碳金融发展分论坛、氢能产业发展分论坛等活动,提升烟台“双碳”影响力。想爆料?应用市场下载“网易新闻”APP,或拨打新闻热线18363817913,提供新闻线索。网易新闻广告热线18663870898,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