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潍坊如何用好文物资源讲好城市故事
认识一座城市,从参观它的博物馆开始。
探寻潍坊的历史、时间长卷,及其内蕴的文化传承、城市气质、创新禀赋,可以从走进潍坊市博物馆开始。
距今约10-20万年的“潍坊象”头骨化石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瓶瓶罐罐共处一室;唐代铁佛与清朝郑板桥的《峭壁兰图》比邻而居;波澜壮阔的古画与祭祀先祖的玉器带着各自的故事,展陈在同一空间;陈介祺“十钟山房”旧藏风采穿越时空……悠远神秘的古文明,与游客不期而遇,相视一笑。方寸之间,一眼千年。
潍坊市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展厅,更早已延伸进公众生活,延伸向更广阔的世界。潍坊市以提升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公共教育、藏品管理、学术研究、智慧赋能“六个能力”为重点,让展陈在潍坊市博物馆里的文物,带着一个个潍坊故事走到市民身边。一座城市的历史百科大书已然著就,让公众重新阅读一个“想不到”的潍坊。
潍坊市博物馆(资料图)
01
从展文物到修文物
和时间赛跑
“当我把眼睛沉入你的眼睛,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看到我不能领悟的一切,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文物带给公众的感受,正如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句。然而要“看到古老的昨天”,就要尽最大限度保护修缮文物。在文物保护的进程中,有一项最终的不可抗力:时间。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的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市博物馆文物保护科的一位老员工这样说,自从事文物修缮工作以来,他每年有超一半的时间在田野一线或者修复实验室。
“影见古今”——十笏园摄影展暨老照片征集展出现场
“保护文物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职能之一,有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潍坊市博物馆馆长黄可介绍,2023年市博物馆共实施了7项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是历史上保护力度最大的一年,他们对200余件馆藏石刻进行拓印,建馆以来首次进行了信息提取清理存档;对57套80件馆藏残缺拓本进行拣选托裱保护整理;为馆藏古籍穿上“防护服”,制作无酸古籍函套近2000个,馆藏6000余册古籍已全部装上了函套;对馆藏一级书画作品全部进行复制,更便于公众近距离欣赏和出外巡展;在风筝博物馆复制了100余只馆藏风筝作品,复原了潍坊历史上的老风筝样式,极大提升了风筝展陈和展览交流水平;对十笏园博物馆古建筑群开展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同时开展文旅融合提升工程,实施“十笏园旧藏碑刻复制项目”,让丁氏旧藏重归故里,并举办了“影见古今”——十笏园摄影展暨老照片征集活动,设计开发了“板桥系列”文创产品。
不仅保护好馆藏文物,潍坊市还在博物馆设立了考古研究所,组建专业考古队伍,承担起全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的重任,推动全市考古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先后派出专业考古队伍参与青州程家沟古墓、昌乐县八里庄遗址等20多个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并承接县市级考古勘探、文物踏查工作任务15项,完成考古勘探面积419184平方米。
扎扎实实、不舍寸功,潍坊市珍视保护每一件潍坊大地上的文物,让这些千万年的文明遗存被重新唤醒。
市民在潍坊市博物馆参观。(资料图)
02
从展览到创造
唤醒沉睡的生命
在博物馆,时间是切片,也是隐线,是静止的湖,也是呼啸的风。
文博行业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目前,潍坊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9万余件,藏品种类33类,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要求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藏品,“活起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公众与藏品的互动。
风筝制作、石刻拓印、印染绣、仿古铜……一个个传统技艺项目的展陈,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数字化展现等手段,让公众了解文物的“成长脉络”。尤其是在十笏园博物馆举办的“笏蕴乾坤·古园今韵”十笏园非遗主题情景展,签约引进了6位非遗传承人进行核雕、砸铜等项目的活态表演,非遗传承人还成为了潍坊传统技艺的“导游”,向参观的游客介绍各种传统技艺精品,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让公众与这些或久别重逢或一见如故的藏品产生精神链接,如何通过亲民、通俗化的方式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黄可认为。
策展,从来就不是“拿来主义”,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创造精品展览,是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树立精品意识,集全馆之力筹办“物华天宝——馆藏文物精粹展”,荣获全省十大精品展陈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以开放意识,拓展馆际交流,组织“郑板桥专题展”“陈介祺特展”先后跨越四省进行展览,行程1.5万公里。“中国潍坊风筝展”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展览,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桥,向世界传播潍坊声音。
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特展“吉金永寿——陈介祺与仿古铜器的对话” 现场
充分挖掘、活化利用馆藏陈介祺相关文物资源,再现千年山左吉金。2023年11月24日,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特展“吉金永寿——陈介祺与仿古铜器的对话”在市博物馆惊艳亮相。市级非遗传承人李瑜以极大的毅力,广泛搜集资料,积数年之功,成功复制的陈介祺旧藏11件西周至春秋时期编钟,重现了陈介祺“十钟山房”旧藏风采。
在文博领域,学术研究与策展相辅相成。2023年《陈介祺研究》课题出版,这是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出版基金”双基金项目,是迄今国内陈介祺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成果,获得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举办“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文博界知名专家以及来自青海、四川等黄河流域九省(区)的40多位博物馆馆长参加论坛,在全国文博界引起强烈反响。
坚持守正创新,在潍坊,文博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提高展陈质量,推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打造一批立得住、树得起、叫得响的展览品牌。市民在这间“住着往事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历史的厚重和生命的多彩,感受到遥远陌生的宇宙是如何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摸到文明的脉搏。
市民在潍坊市博物馆参观游览。(资料图)
03
从展陈历史到讲好潍坊故事
文化发力“供给侧”
2023年12月31日,白浪河东风桥全新“上线”,在东风桥的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个方位设置了四座形态各异的象雕塑,分别以老潍县安定门、朝阳门、迎恩门、望海门四座城门的名字命名。象雕塑的灵感就来自于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潍坊象”。
“潍坊象”是迄今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古生物化石。这座收藏在市博物馆的“潍坊象”化石,见证着灿若银汉的潍坊文化。2023年11月28日,市博物馆邀请国内最权威的古生物专家,举办“潍坊象化石学术研讨会”,拉开了下步研究、保护、开发利用“潍坊象”的序幕。
博物馆润物细无声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潍坊,博物馆展陈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真正从文化的“供给侧”进行发力。
“2023潍博之夜”系列活动带给市民与众不同的观赏体验。(资料图)
了解市民想看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根据公众所盼所需,打造“潍博之夜”品牌,市博物馆成为2023年全省首家夜间开放博物馆,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热搜博物馆榜单,成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全国“百强博物馆”。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市博物馆“三馆”——潍坊市博物馆、十笏园博物馆、风筝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10.5万余人次,总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6倍,参观人数再创同时期历史新高。
在潍坊石刻传拓技术培训班上,非遗传承人正在授课。
2023年11月10日,潍坊市博物馆举办“潍坊石刻传拓技术培训班”,来自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刘斌当天一大早就来到潍坊市博物馆等待。“因为我是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此次来潍坊进行石刻传拓技术的专业培训,对于今后我在工作中进行城墙砖文信息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刘斌说,这次来潍坊学习,欣赏到了潍坊的郑板桥碑刻,深刻了解到潍坊作为“金石之都”的文化内涵。
致力于让文创产品接地气、强创意、亲生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产品专委会落户在了潍坊市博物馆,潍坊成为全省文博界文创研发的主阵地。
如果说潍坊是一座文化宝库,那么潍坊市博物馆就是打开宝库的一把钥匙,向世界讲述着潍坊大地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大成风骨。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9064公司年会上男女当众做"不雅动作"挤气球
- 26370乌克兰首都基辅再度传出巨大爆炸声
- 34278小男孩调皮 遭母亲疯狂家暴 路人都看不下去了
- 43442小孩高铁上哭闹引女子不满,与小孩家长发生激烈争吵!
- 53327特斯拉高速遇障碍 车机系统嘟嘟报警后极限避让
- 61903廊坊一处田地疑冒出“石油” 咕嘟咕嘟呼呼往外喷涌
- 71881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 81668男子从深圳徒步回湖南老家过年,全程650公里,已走200公里
- 17767涉及中国,"拜登帮了特朗普"
- 26233“婆婆谎称死胎把孙子送人”,当事寻亲
- 35633习近平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 422502025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
- 52128还没出发就要损失2.66万元 春节这
- 61936牛弹琴:与特朗普的这个电话,五个很不
- 71792轻松一刻:本人要学历有病历,要智商有
- 81593当过四个“一把手”的宋宇峰,省会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