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双鸟”初创即建功
看官,先别说“双鸟”牌烟台啤酒如何初创即建立奇功,却是哪些北京人大惊失色?就是“中国民族工业啤酒第一家”“双合盛”啤酒。
“双合盛”惊奇什么?惊异于烟台啤酒的异军突起!
看官,那当年的北京却是怎样的情景?那时的北京,套用现代京剧《红灯记》里面的一句话说叫“天下大乱呀!”为什么?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万马战犹酣”虽然已经结束,国内却是“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老百姓都不知道昨天晚上在自己家门口打仗的两拨人是属于哪拨人马哪拨山头!“皖系”“福系”“奉系”等等军阀派别让百姓们看花了眼,“总统”“总理”的曾经一个月就换了好几拨!
就在这“混沌乱世”里,偏有人“睁大了双眼”:创建于1915年的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刚刚在京城站稳了脚根,却发现渤海湾那端的胶东半岛上,崛起了又一家竞争对手:以往从天津塘沽口装船起运烟台的“双合盛五星啤酒”,现在都被凝滞在港口的船上了报告说烟台以往供给外商和外国水兵们的啤酒现在烟台人自己能生产了!
“烟台能生产啤酒了?他们那里有我们北京的御用玉泉水么?他们那里有我们这样的洋设备么?他们那里有我们这样专程聘请的洋专家么?他们有专门的销售队伍和渠道么?……”在一连串的疑问得到了肯定性质的答复后,“双合盛”人只好自我解嘲:“没事!那'双鸟'还能把我们的市场扫荡光了不成?失去胶东市场就失去吧:我们守住京城阵地就行了!”
别说,烟台的“双鸟牌”啤酒初出茅庐就风行境内!
1921年,“烟台醴泉啤酒厂”生产了46吨“双鸟牌”啤酒,当年这个厂还同时生产了汽水6万瓶和一批机制冰:烟台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渔港之一,冰的需求量非常大。
当时烟台的“双鸟”风行到什么程度呢?
春天的烟台市区里,春光明媚,梨花盛开,草翠树绿,春风骀荡。踏青的人们在南山林区尽情游览着山光水色,沐浴着春光春风。忽然间,绿树从中映出一面大旗:“烟台醴泉啤酒厂欢迎你免费品尝烟台啤酒!”
夏天的烟台大街小巷两旁,到处是样式独特的烟台啤酒零买酒柜,大人们出来打点儿啤酒回去慢慢饮用,孩子们则在柜里的机制冰块的诱惑下尾随于后,想吃冰?可以!条件是必须念出啤酒车上的烟台啤酒广告。于是那时节的烟台儿童们,即使其它字不认识,但大多也会鹦鹉学舌般地背诵烟台啤酒的广告“窃以啤酒一项年来充斥国内,凡通商大埠交际场中,咸以舶来品为欢迎物。调查海关统计,每年金钱外溢竟在数百万以上。本厂为堵塞漏洞振兴国货起见,特在烟埠南觅购胶东第一名泉的'老虎眼'地方,建筑工厂,并置冰冻机,延聘奥国化学专门技师精制'双鸟牌'啤酒汽水,性质优良,如饮醇醴,气味芬郁,适合卫生,自行以来,业已名驰天下!”
秋天里,烟台的各大舞厅、大饭店、西餐馆、食品店等等,统统配上了由烟台醴泉啤酒厂免费赠送的精美的玻璃杯:那是在上海定制的。不为别的,只为玻璃杯上有“烟台醴泉啤酒厂”的字样和图案!
春节快到了,烟台所有的洋行的洋人们都收到了烟台啤酒的礼品:马口铁印制的挂历不要忘记这是在20世纪20年代:当我们开始崇尚“美女挂历”之前的五六十年前烟台啤酒人就有了如此创新的商品宣传意识了!在这可以常年挂在墙上的立牌上,一个美丽的女招待在欢迎顾客,刚刚打开的啤酒瓶冒着白沫;一个外国人欢饮畅言:我辈饮酒多年,唯有烟台啤酒好!当然,这样的挂历用硬纸板也印制了一大批辈赠送给小商店和市民们……
烟台啤酒在本埠确实达到了王益斋设想的目标了,但在上海,烟台啤酒却遇到了“大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0.上海小试“庖丁刀”(银鼎篇)
作者简介:
尹浩洋,50年代肖狗男。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幸遇恢复高考,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获文学士。
旋在烟台乡村教学6年,因爱好写作1990年参与创刊《华夏酒报》,1992年初参与创刊《海南经济特区报》,夏天回乡参与创刊《烟台晚报》并任首席记者多年。发表作品近两千万字,百余篇文章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好新闻。
现任烟台市作协副秘书长兼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专心研究烟台文史文化多年,出版著作30余册。